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周东亚

周东亚(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妇幼保健院125001)

【摘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78例儿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此7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疾病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是83.3%,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0.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好转率是81.2%,川崎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9.9%,重症肺炎患者的好转率是85.7%。结论: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儿科疾病中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的病情,并且对此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儿科疾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02-01

据临床中相关疾病统计结果可知,儿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较为多见[1]。此类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儿童的健康,严重者威胁生命。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并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丙种球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治疗中。丙种球蛋白来源于健康人或人体胎盘血,经过一系列提取而成。丙种球蛋白属于一种免疫球蛋白,含有丰富的lgG抗体,可有效抵抗细菌或病毒,注射入患者体内后可增强机体免疫力[2]。因此本文为研究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78例儿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总结丙种球蛋白在治疗中的意义。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的78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儿科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8例,年龄介于一个月~10岁之间,中位数年龄是4.5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一系列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78例儿科患者中,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患者有24例,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患者有2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有16例,川崎病患者有9例,重症肺炎患者有7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所有患者在疾病程度、患者年龄及性别上比较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78例儿科疾病患者,具体方法是静脉推注丙种球蛋白,每日一次,连用3天。回顾性分析此7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3适应症(1)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2)主要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免疫缺陷病;(3)预防传染性肝炎,如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等;(4)用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5)也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6)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7)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常见于儿童,丙种球蛋白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1.4统计处理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果两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分析我院的78例儿科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效果,具体结果见下表1:

表1丙种球蛋白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儿科疾病例数好转人数好转率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24例20例83.3%

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22例20例90.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6例13例81.2%

川崎病9例8例88.9%

重症肺炎7例6例85.7%

从上表中结果可以得出,新生儿溶血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是83.3%,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0.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好转率是81.2%,川崎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9.9%,重症肺炎患者的好转率是85.7%。

3结论

本文为研究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丙种球蛋白对我院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机制如下:(1)新生儿溶血指的是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溶血症,该病可导致新生儿出现智力迟缓、失听或死亡等现象;将丙种球蛋白注入机体后,可提前结合红细胞,阻止自身抗体的合成,避免红细胞致敏,从而阻断细胞毒作用,并且抑制了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致敏红细胞,降低红细胞被破坏的数量,防止发生溶血,降低体内胆红素含量[3]。(2)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指的是由病毒侵犯人体引起的机体发热、抵抗力低下、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将丙种球蛋白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进而可明显缓解患者病情,并可促进机体恢复。(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机体参与过多的炎症反应,以至于免疫系统损伤而引起,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症状。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可有效控制颅内压,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及恢复脑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率。(4)川崎病属于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进而引发心脏病;此类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明显阻止了单核细胞的表达,降低了内皮细胞的凋亡数目,减轻了冠状动脉损害程度[4]。(5)重症肺炎是指机体防御机制过度激活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引起机体的多脏器功能受损;丙种球蛋白可阻止防御机制的过度激活、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充相应抗体并促进病原体的中和作用、激活补体的吞噬功能等,进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5]。因此得出结论,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儿科疾病中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的病情,并且对此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秀雯.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9(14):316

[2]王玉珠.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3.27(340):5638

[3]荣元双.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9.18(21):2297

[4]陈素萍.静脉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29(14):88

[5]邱云芬.试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2(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