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中消防员安全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灭火救援中消防员安全的几点思考

闫志军

秦皇岛消防支队

摘要:消防员是世界公认的十大高危险性职业之一,在我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摆在公安消防部队面前的是越来越多的灭火救援任务,并且情况会更加的复杂,危险性会越来越高,消防员伤亡情况时有发生,这不得不让我们警惕,虽然大部分支队中队并没有严重的伤亡情况,但我们也得居安思危,尽可能的避免无谓的伤亡。本文主要分析灭火救援战斗中消防员伤亡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2000-2014年,我国消防员牺牲人数达160人,2015年成消防员死伤最惨痛一年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经有关单位初步核查,截至17日晚9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114人死亡,其中包括39名消防员,另有失联消防员64人。2015年5月30日广西玉林居民楼突发大火,救援中当地消防中队指导员杨科璋抱住2岁女童转移,因烟雾太大,踩空坠楼牺牲,他怀中的小女孩因在杨科璋怀中得以缓冲,无生命危险。杨科璋年仅27岁。2015年3月21日辽宁省大石桥市永安镇的周建良炼铝厂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一名消防战士在救火中牺牲。2015年2月24日消防员纪加强在扑救福建福安市穆云乡下逢村一民房火灾时,被突然坍塌的房屋墙体压埋,壮烈牺牲。年仅28岁。2015年1月2日哈尔滨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11层高的建筑坍塌,5名消防员牺牲,他们的名字是:杨小伟,傅仁超,张晓凯,侯宝森,赵子龙。最大的22岁,最小的18岁。2015年牺牲的消防员数量几近前十年的总和,这是对我们的警醒,事故离我们并不远,如此惨痛的经验教训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1.消防员伤亡的客观原因

1.1建(构)筑物坍塌以及建(构)筑物内失足坠落

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及建筑构件坍塌致死是消防官兵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火灾条件下建筑物由于燃烧和高温作用,往往使建筑结构部分或整体丧失承载能力,导致结构局部发生破坏或整体坍塌。在建筑火灾中,由于消防指战员对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等知识掌握的不够,导致灭火过程中盲目射水、进攻位置选择不当,造成摔落、被压、被砸等伤害事时有发生。钢结构建筑易坍塌、泥墙易倒塌、空中掉落物多、消防电梯出现故障、室内竖井易导致人员误入都是人员伤亡的多发原因。

1.2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水上事故

在出警过程中,需要面对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救灾往返途中,由于车辆车速过快、行车路况不熟或道路狭窄、路面冻滑、超速、方向失灵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以及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现场混乱造成社会车辆的慌乱无视警戒对消防员产生伤害,在对洪涝灾害和水上救援事故的处理中很多时候需要下水作业,消防员水性不一,水面或水下情况复杂,漂浮物,暗流,沙坑,都是导致消防员发生水上伤亡事故的原因。

1.3火灾现场发生化学危险品爆炸以及爆燃事故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行业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爆炸导致的救援人员伤亡已被列为亊故之首。与火灾蔓延相比,爆炸的发生往往淬不及防,通常伴随着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可能仅在一秒钟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在瞬间发生。爆燃,当一个房间内充满着可燃气体或处于阴燃状态,在打开门窗的瞬间进入大量的空气,遇火源而发生爆燃,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甚至造成伤亡。

2.消防员伤亡的主观原因

2.1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全,使用不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层建筑火灾丛生,这样就需要我们的消防员进行更多的内攻任务,进行内攻任务时,由于楼层较高,烟雾较浓,随着内攻的深入,需要我们消防员长时间佩戴空气呼吸器,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6.8L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实际使用时间约20min,在剧烈活动大量耗氧的情况下甚至使用时间更短,在处理复杂情况时,空气不够用,而又无法保障备用气瓶的供应那么就会因为空气供应不足影响救援效率甚至导致消防员的伤亡,更有甚者,因为粗心大意进入内攻之前没有仔细检查面罩气密性或没佩戴以及打开呼救器,导致进入火场以后面罩漏气,从而窒息或中毒抢救不及时发生伤亡。

冷却造成炉内压力小于大气压,这时要开启放空阀或提升安全阀,防止锅筒内形成负压;停炉的同时为了避免影响其他运行中的锅炉,需在蒸汽、给水、排污等管路中装挡板门隔离;停炉后对锅炉整体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地方出现裂纹和密封情况,及时消除受热面的污垢,清除各个受热面烟气侧的积灰和烟垢,并根据停炉的时间长短来确定保养的方法。

(2)紧急停炉

当锅炉发生事故时,为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化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紧急停炉时要严格按照顺序操作,通过减少引风,而不能向炉膛内浇水,然后交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开启放空阀,降低汽压;因缺水事故停炉时,严禁向锅炉内给水,也不能开启放空阀或提升安全阀,防止锅炉受到突然的温度或压力使事故扩大化。

3小结

锅炉的安全保障技术不是仅仅上面几点就能全部概括的,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去发现,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并记录下来,不断的积累,为以后的锅炉运行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宏鹏,邹刚。浅谈保障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操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9.

[2]郝春龙。论确保水质参数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障[J]中国科技纵横,2010(3):31.

[3]王孔平。谈保障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操作[J]科技风2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