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引流术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 2

VSD引流术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陈雪琼黄秀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288

【摘要】目的:探讨VSD引流术治疗各期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护理与配合。方法:对25例VSD引流术治疗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治疗后,25例压力性损伤患者全部好转出院。结论:VSD引流术治疗压力性损伤与传统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相比,VSD引流术能持续引出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减少传统手术清创换药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VSD引流术;压力性损伤;护理

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PressureUlcerAdvisoryPanel,NPUAP)4月13日公布了一项术语更改声明:将“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更改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并且更新了压力性损伤的分期系统。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感。最新压力性损伤分期分为①1期②2期③3期④4期⑤不可分期⑥深部组织损伤。

我院急诊观察区经常接受因病情未达专科收治,但仍需住院治疗的年老患者,这些患者大多身体虚弱,行动不便而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我科接受各期压力性损伤,采用传统的清创护理模式会给患者带了很大的痛苦,因此我科采用外科VSD引流术治疗各期压力性损伤。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5年1月至今(2016年8月)共收治压力性损伤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94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3.36岁。可疑深层组织损伤3例,2期1例,3期11例,4期7例,不可分期3例,当中糖尿病足3例,均为可疑深层组织损伤。上述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

2.方法

我科外科医生以及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成员通过局麻下为患者进行清创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将VSD材料按创面大小填充,单独包埋引流管,采用透明敷料封闭创面,利用中心负压吸引器或专用便携式床边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6-8天后开启创面,如无炎症,创面缩小,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成,即可行创面缝合术,必要时可反复进行VSD引流术[1]。

3.结果

25例压力性损伤患者均好转出院,不可分期的患者转归为2期压力性损伤,4例4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转归为2期压力性损伤,其余为1期,5例3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转归为2期压力性损伤其余为1期。VSD引流天数最长37天内,最短5天,平均引流天数13.16天。

4.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外科创面引流的革命性变化,是外科治疗各种复杂难治性创面的很好选择[2],然而治疗的成功关键在于两个条件,其一封闭,其二持续负压,因此这两个便是我们的护理重点。

4.1做好VSD引流的封闭透明薄膜敷料封闭创面,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将开放性的创面变为闭合性创面,避免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细菌入侵。VSD引流技术在敷料无松脱的情况下可保持7-10天不需要换药,可减少患者换药的次数[3],相对于传统的每日清创消毒换药,此技术可减轻患者的换药时带来的疼痛。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每班需要检查敷料情况,发现渗液和松脱,应随时更换,确保敷料的干洁固定。四肢的压力性损伤敷料固定相对于骶尾部的压力性损伤较为容易妥善管理,骶尾部的压力性损伤因靠近臀裂、肛周等部位,容易被粪便、尿液污染,因此骶尾部的敷料需要通过沿皮肤进行边缘塑型,横跨臀裂的部位可以采用两张敷贴重可导致叠交错覆盖创面,以达到无空隙封闭状态。

4.2保持管道通畅,达到持续负压状态有效而持续的负压可以将清创后的创面各个部位的脓液、坏死物质以及细菌,避免腐肉继续生长。一般应维持负压在450—600mmHg,负压过低起不到引流效果,负压太大可致出血及引起创面的局部血液灌注不足。良好的负压状态可以发现伤口敷料呈现紧贴凹陷的状态,若发现敷料鼓起则表示负压消失或负压过小,此时应当检测负压器以及管道情况。保持良好负压引流的效果,护理时应当注意管道的通畅,防止折管;在防止折管、堵管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伤口敷料松脱或者管道的脱落。

4.3做好危险部位的减压护理虽然采用了VSD引流术治疗,但高危部位的压力性损伤仍然需要减压,减少压力引起压力性损伤的二次加重。另外创面部位一般伴随引流管,引流管的局部压迫也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的二次发生,因此局部的皮肤护理也是至关重要。压力性损伤患者需要定期翻身,采用气垫床全身减压,采用减压枕头辅助翻身及垫高骨突部位。

4.5营养支持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大多是年老体弱,或者患有代谢性疾病,因此为促进伤口的愈合,应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5.小结

VSD引流术在我科2015年开始使用,逐渐引用于各类复杂难治伤口。压力性损伤的护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的难点问题,现各地逐渐采用VSD引流术治疗压力性损伤,为压力性损伤患者带来福音,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多次的清创换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年老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此治疗方法得到较大成效,因此VSD引流术在压力性损伤治疗护理中有着革命性的改进,应逐步推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海蓉.VSD引流术治疗4压疮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48-49.

[2]阿玛德,余国荣,陶圣祥,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J].医学新知识杂志,2005,15(2):45.

[3]肖海雄,柯敏珊.急诊留观区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护理体会[J].医药卫生,2016,6(3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