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林燕波

林燕波

(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福建漳浦363200)

中图分类号:G4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打造和谐的教师团队,更不能忽视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最高境界的管理工作。如何实现学校的成功管理?我们始终认为:学校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学校领导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知和积极倡导,只有带领全体教师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变,合理转化教学过程,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才能构建人人有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打造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众志成城的师生团队,才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实现学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应主要做到以下三种方式:

一、转变思想求改革,提供平台促发展

1.转变学校领导的办学和管理思想,推动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中我校的办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崇尚“尊师爱生,善教乐学,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以“构建和谐教育、创新课堂文化”为先导,确立既注重基础学科,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合格+特长”的办学特色。让全体教师和家长明白,提高学生素质在短期中不一定与提高分数同步,但从长远看,两者是不矛盾的。作为学校领导,要向全校教师声明:相信教育科学的力量,要有教育自信心,主动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松绑”,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责任由领导负,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创新。

2.“转变”与“改革”相结合,促进教师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师生的发展。学校师生是否获得发展,是检验管理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首先,我们把教育思想的转变与教育方法的改革结合在一起,如果仅仅要求教师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往往听听有道理,也能认同,但总觉得“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要把先进思想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方法,创设宽松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鼓励教师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使每位教师都有成功的体验。其次,鼓励与培养相结合。教师只有不断“发展自己,发展别人”才能“燃烧”得更亮丽,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我校通过帮助教师树立追求目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人人要发展”的信念,促使他们大胆给自己创造出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时空,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通过给经费,去进修,拜名师,访名校,鼓励著文立说,成名成家,让教师都感受到不同层面、不同角色的成功和快乐。

二、以人为本创特色,自主发展取成效

如何走把学校、课堂真正变成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场所,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路子?我们坚持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即教学中的问题科研化,科研中的问题教研化,紧紧围绕教师与学生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三个课题、一个特色”做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中心工作。即由教导处牵头全体师生参与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由德育部门牵头全体班主任参与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由校长室牵头全体教师参与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三个课题和持续发展“手工剪纸”这一特色,这样就使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融入到课题研究中,形成以常规管理促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常规管理上水平,实现师生自主发展。

1.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课题研究,就是为了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教师讲解过多,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死记硬背,轻独辟蹊径,课堂缺乏活力的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倡导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让其早日实现。①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愿意学。实践证明:在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精神状态处于最佳境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②给予充分的学习时空——积极学。真正的教学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设条件,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主动积累、思考、获取新知。③教会自主的学习方法——学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加强学法指导,使“教学”变成“帮学”,“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自主管理是班级工作的最高境界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准确地说是在班集体里度过的。因此,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开展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课题研究,其目的一方面是改善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保证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题的研究。这两个课题,就像学生的两翼,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将学生自主管理融入常规管理中,重新修订了《班集体量化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具体工作和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能力。这主要通过少先队部、班委会的齐抓共管以及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懂得如何约束自己、反思自己、战胜自己,树立信心,实现发展。

3.教师自主发展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

现在,我校已逐步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方案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教师内在的情感、意志、态度,最终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学校通过收集来自学生、家长、同事之间对教师评价,结合每年优秀教师评选,让教师对照评价标准,明确自己所达的等次和今后努力方向,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实现自我发展。

学校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场所,管理要以人为本,核心在于自主发展,这是学校成功管理的理想状态。

三、尊重善待师生,建设和谐校园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谐校园的内涵丰富,这里主要探究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误,更要容许他们重复一些错误。任何一位学生最初犯错误时都不是故意的,尽管有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而做出一些违抗教师意志的事,但我们认为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育策略的错误。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特别是重复错误时,教师大可不必气急败坏,暴跳如雷。首先,请多给一些笑容吧!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帮助是友善的、和蔼的,批评是中肯的。其次,请多给学生一句肯定吧!一句饱含感情的肯定,会带给学生神奇无比的力量,他们会更加自信。最后,请多给学生一点喝彩吧!孩子正是在不断的喝彩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发出创造的火花。

人际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基本要求。学校应打破科属化的人际关系模式,破除“我说你听,我指挥你服从”的干群关系。首先,学校领导要及时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倾听教师意见,了解教师间人际关系,落实自下而上传递的信息。其次,校领导要时刻体察“民情”,通过关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话题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确定完善的管理方法,赢得主动。其三是加强矛盾苗头的定期排查。校领导要对查出来的纠纷通过学校党支部或教育工会的作用进行调解,促进教师双方或干群之间的交流,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总之,学校领导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注重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掌握第一信息,做出科学地分析,妥善公正地处理,善待每一位师生,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于初始阶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建设和谐校园,为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