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使用开塞露对神经内科病人预防便秘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预防性使用开塞露对神经内科病人预防便秘的效果观察

刘群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开塞露对神经内科病人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有便秘可能的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除便秘常规护理外预防性的使用开塞露,对照组15例按便秘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未发生便秘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未发生便秘为93.3%(14∕15),对照组为60%(9∕1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开塞露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内科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解除病人便秘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防性使用;开塞露;神经内科病人;预防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经常便秘,易导致腹部胀痛、痔疮、肛裂、、烦躁、失眠、纳差等症状,长期便秘者还可引起营养失调,部分严重者还可因便秘引起粪性肠梗阻或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神经内科病人有些由于肢体功能障碍,活动量减少,使胃肠蠕动减慢,排便肌群受疾病影响收缩力下降,缺乏排便动力,有些由于疾病或者后遗症需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活动,胃肠运动功能较弱。有些由于经鼻饲管喂入高营养,低纤维素饮食,易引起便秘的发生。另外,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有些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也易引起便秘等。便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了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我科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有便秘可能的病人预防性的使用开塞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有便秘可能的病人(即入院2天后未解大便的病人)3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88岁,平均年龄67.1岁,脑梗死病人19例,脑出血4例,帕金森病4例,其他3例。比较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病人除按便秘护理常规外从入院第3天起,每日早餐后使用开塞露40ml纳肛,并抬高臀部保留5-10分钟后督促病人排便,连续7天后停用开塞露纳肛,但仍然每日督促病人早餐后排便。对照组按便秘护理常规护理,只每日督促病人早餐后排便。10日后比较未发生便秘的例数。

2结果

两组病人效果比较n(%),

组别:实验组15列,未便秘14(93.3%),便秘1(6.6%),

对照组15列,未便秘9(60%),便秘6(40%)

实验组未发生便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开塞露是润滑剂,为甘油制剂;或甘露醇与硫酸镁的复方制剂,主要作用机理是,当直肠内压力>7.3Kpa时,直肠感受器兴奋,使用开塞露40ml,可对直肠形成足够的压力,通过神经反射,立即产生便意,形成排便反射,此外,开塞露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

3.2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且粪便干结,便后无畅快感。神经内科病人由于脑组织损伤,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排便反射降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不习惯床上排便,鼻饲饮食纤维素含量少等,便秘发生率较高。长期便秘使人体代谢后的糟粕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蓄积肠中,导致人体自身中毒引起头痛、食欲减退,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其他严重疾病。

3.3神经内科病人便秘发生率高,以功能性多见,它不仅可以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一旦发生对人体危害大,且难以解除,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开塞露作为一种常用的润滑肠道的通便药物,常在病人发生便秘后使用,此时病人已形成便秘,开塞露纳肛,由于粪便堵塞,药物仅能达到直肠,效果欠佳。而对于尚未发生便秘的病人提前预防性使用开塞露,肠道较通畅,由于体位的原因药物可以达到肠道更深处,效果较好,且每天使用无粪便蓄积,刺激人体产生习惯,形成排便发射,停用开塞露后继续巩固条件反射,从而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可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且使用方法安全方便,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芳,邱美宁.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7年18期

[2]李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4期

[3]田轶,两种不同方法注入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0年12月下旬刊(专科版):115

[4]顾毅,开塞露低压灌肠治疗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年8月第7卷第8期上旬版(总第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