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4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钟水霞

广州市增城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工程造价指标是反映工程造价组成的经济数据,也是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与途径,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建设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文章就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工程建设;造价指标;数据结构;筛选机制

引言

随着工程量清单的推行,社会将会实现由市场形成建设项目价格的造价格局,建立动态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向社会各方面在建设项目的成本投资控制与成本投资、成本核算、利润核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参考。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成本核算数据库,收集、整理各种关于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建立数据库整理形成工程造价指标,重视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造价指标体系的数据结构构建

从造价指标纵向生命周期来看,造价指标经历了产生、录入储存、筛选使用、淘汰四个阶段。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构建数据的产生、录入储存、筛选使用、以及淘汰的标准。有丰富的数据源,有可行的标准,就能建立起有效的造价指标体系[1]。

1.1数据的产生

数据的产生就是积累数据源的过程,造价原始数据的产生来自于一个个工程实例的积累,也来自于一系列对造价原始数据的分析归纳。所以,在这个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量的积累,即数据源必须丰富,单薄的数据库难以形成体系,更谈不上准确;一个是质的提升,即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归纳的统一性,如果原始数据不准确,造价指标具有误导性,反而适得其反,数据的分析归纳方法不同,则无法形成有效检索,对数据库后续使用带来灾难性后果。

1.2录入储存

数据的录入储存,首先要解决哪些数据可以录入,即录入数据的标准问题。例如,准确的数据才能录入储存,如何界定数据是准确的;统一化格式的数据才能进入数据库,制定一套最佳的格式,此环节要求收集大量的工程数据、对数据分析后把重要的数据录入,这阶段最考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积累。

1.3筛选使用

筛选使用是造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职能,此部分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众多的造价指标体系中,凭多年的丰富经验、知识、结合现场施工工艺操作流程找到最具参考价值的造价指标。由于工程造价指标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传统的字段名搜索方式,完全不能解决此问题。此部分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4数据淘汰

数据淘汰是对不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或起反作用的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清理。

2.造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机制构建

如何筛选造价指标,根本问题是找到与目标项目相匹配的源项目,这样再将源项目的造价指标提取出来加以利用。在此,引入“相似度”概念模型,通过比对“相似度”值的大小,来判断源项目与目标项目的匹配性,进而判断是否筛选成功。“相似度”体现的是源项目与目标项目的相似性,那如何判断两项目是否相似,首先要弄清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造价指标,例如建筑面积、使用功能、地质状况、地理位置、结构类型地、建筑体型、建筑高度、内装修标准等,在这些影响因素里,两项目分属类型是什么,进而通过数据打分化的方式,计算出“相似度”值的大小。相似则利用相应指标,不相似则抛弃[3]。

2.1影响因素

针对商业工程建设这一类项目,依据其特点和影响造价指标的各种因素归纳为十一大类,具体划分如下:

(1)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是衡量建设规模大小,区分建筑类型,计算造价指标的关键性因素,如同样是商业办公类项目,45000平方米的与130000平方米的,其使用用途、建筑体形、施工技术等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导致造价指标的差异性较大,故需对建筑面积进行分档划分,如2000平方米以下,2000~5000平方米,5000~10000平方米,10000~20000平方米,…。

(2)使用功能

使用功能指建设项目的使用用途和功能定位,对于商业工程建设项目,是建办公写字楼、购物商场,公寓式酒店还是医院、厂房等,其项目功能定位不一,则项目建设中的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装修要求、乃至交付标准等也都有较大的区别。

(3)地质状况

一般地质状况应该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工程地质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其侧重于研究土体的稳定性,地面塌陷、沉降,岩土体应力状况等问题。而水文地质侧重于研究土壤、岩层的赋水性,导水性,与其他含水层的补给关系,以及与地表水体的补径排关系。故地质状况会对所建项目的基坑支护工程、基础工程及土石方开挖工程有所影响,其造价指标也会因此产生较大差异。

(4)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一般用来描述事物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本文指商业工程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位置。如靠近地铁沿线,若在安全距离内不但要考虑增加地铁监测费,还要考虑增加基坑围护费,以及施工措施费等;如位于市区中心,需考虑增加施工中的防噪措施,增加安全文明措施费。故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对造价指标的测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5)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指建筑物的构造形式,可以从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两方面进行。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可以分为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从结构体系的角度,可以有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等。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受力结构体系相互搭配,会有不同的钢筋含量要求和混凝土含量要求,以及配套的措施费造价指标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故结构类型的细分对造价指标的确定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6)建筑体型

建筑体型一般泛指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如建筑物的长度、宽度、体型系数(外立面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等。该规格尺寸的大小会从另一方面影响钢筋含量指标、混凝土含量指标、或外立面玻璃幕墙含量指标等。故建筑体型规格的细分对准确筛选类似项目,选取合适的造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7)建筑高度

建筑物按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对于商业工程建设项目,按其商业用途的类别,如大型购物商场、写字办公楼、酒店式公寓等,进行建筑高度的划分,如大型购物商场可分为一层式5米高,二层式11米高,…;写字办公楼和酒店式公寓进行限高60米,限高75米,限高100米,…。如此,可对类似项目进行筛选,有利于造价指标的选用。

(8)建筑层高

建筑层高指建筑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基于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容积率等要求,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层高会有不同,如住宅类项目层高最低为2.7米,商业类项目层高有3.9米、4.5米、5.4米,…。而对不同的层高进行区分,有助于从造价指标体系中筛选出具有一定“相似度”的类似项目。

(9)内装修标准

装修标准概要的讲就是指精装修、豪华装修、简单装修、还是毛坯。细化的讲就是依据装修的内容对装修费用指标进行不同档次的划分,如豪华装修可以界定为8000元/m2及以上,精装修可以界定为6000元/m2~8000元/m2,简单装修可以界定为2000元/m2~4000元/m2,…。不同的装修标准反映了建筑项目不同的建筑功能定位,对于项目前期造价指标的选用具有较大的参照意义。

(10)外装类型

外装类型指的是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标准和装修材质,如外立面装修可为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外墙涂料、石材干挂、外墙面砖等。对于商业工程建设项目,因其商业、办公或购物等具有商业性质的用途,外立面装修标准较高,其造价在项目总建安造价的比例一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总投资。

(11)智能环保建筑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该项概念的提出既是人类对建筑安全、舒适、便利和节能等要求的满足,也是国内和国际对新型建筑发展趋势的要求。简单的讲,智能建筑在专业划分上体现在弱电系统工程上,如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保安自动化、消防自动化等。

环保建筑是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角度对当前建筑提出的要求,实施过程中要求建筑物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节能,如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采取高效保温隔热措施等。故相关权威部门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如绿色一星运营、绿色二星运营、绿色三星运营等。对此,也是建设成本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2.2类型分类

基于以上各影响因素,其细分类型划分如表1所示。

2.3“相似度”模型构建

2.3.1类型分类函数化

(1)建筑面积:A(a1、a2、a3)(注:a1为10000平方米以下、a2为10000~50000平方米、a3为50000平方米以上)

(2)使用功能:B(b1、b2、b3)(注:b1为写字办公楼、b2为酒店式公寓、b3为购物商场)

(3)地质状况:C(c1、c2、c3)(注:c1为地质状况良好、c2为地质状况一般、c3为地质状况较差)

(4)地理位置:D(d1、d2、d3、d4)(注:d1为一线城市市中心(内环、中环、外环)、d2为二三线城市市中心、d3为偏远地区、d4为地铁沿线影响)

(5)结构类型:E(e1、e2、e3、e4、e5、e6、e7、e8)(注:e1为钢结构、e2为框架剪力墙、e3为框架核心筒、e4为框架结构、e5为砖混结构、e6为框剪结构、e7为束筒结构、e8为筒中筒结构)

(6)建筑体型:F(f1、f2、f3)(注:f1为方型、f2为圆型、f3为嵌入型)

(7)建筑高度:G(g1、g2、g3、g4)(注:g1为25米以下、g2为25米~50米、g3为50米~100米、g4为100米以上)

(8)建筑层高:H(h1、h2、h3、h4)(注:h1为3.9米以下、h2为3.9米~4.5米、h3为4.5米~5.4米、h4为5.4米以上)

(9)内装修标准:I(i1、i2、i3、i4)(注:i1为毛坯装修、i2为简单装修、i3为精装修、i4为豪华装修)

(10)外装类型:J(j1、j2、j3、j4、j5、j6)(注:j1为外墙涂料、j2为外墙面砖、j3为玻璃幕墙、j4为铝板幕墙、j5为石材干挂、j6为铝合金门窗)

(11)智能建筑:K(k1、k2、k3)(注:k1为智能自动化要求、k2为绿色三星环保标准、k3为FEED环保标准)

2.3.2筛选过程

表1类型细分

(1)数据库单个源项目的属性确立对于数据库中的单个源项目,可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标准来进行项目属性的确定。例如:

项目1:A(a2)、B(b4)、C(c2)、D(d1)、E(e4)、F(f5)、G(g1)、H(h3)、I(i2)、J(j3);

项目2:A(a1)、B(b1)、C(c2)、D(d4)、E(e2)、F(f1)、G(g2)、H(h5)、I(i3)、J(j1);…

项目n:A(a3)、B(b2)、C(c1)、D(d3)、E(e1)、F(f3)、G(g1)、H(h2)、I(i2)、J(j2)。

(2)目标项目的属性确立

目标项目:A(a3)、B(b1)、C(c3)、D(d2)、E(e1)、F(f3)、G(g2)、H(h1)、I(i3)、J(j1)

(3)引入“相似度”概念,筛选类似项目

设定小“相似度”q1={若A(a3)与A(a2)相同=1,若A(a3)与A(a2)不同=0};小“相似度”q2={若B(b1)与B(b4)相同=1,若B(b1)与B(b4)不同=0};…

小“相似度”q11={若J(j1)与J(j3)相同=1,若J(j1)与J(j3)不同=0}。

计算大“相似度”Q=q1+q2+q3+…+q10+q11的相应数值(0<Q<11),并设定“相似度”标准数值6,即若Q>6,则表明11个条件中满足6个条件匹配的则为类似项目。

(注:“相似度”标准数值6为假定,该数值可依据目标项目的特点和条件进行设定,即数值越高,则对类似项目的“相似度”要求越高)

2.4案例分析

2.4.1基本状况

根据项目影响因素的类型划分,比对目标项目与被筛选项目是否相似,根据“相似度”的计算规则,判定两项目的相似性,如果判定相似,则取用被筛选项目的造价指标,否则继续寻找其他待筛选项目。

2.4.2影响因素类型判定

(1)建筑面积

某大厦项目(以下简称为目标项目)建筑面积为12050m2,判定为a2;某鼓楼区广场项目(以下简称为被筛选项目)建筑面积为53651m2,判定为a3;故而,建筑面积的“相似度”为qa={a2与a3不同}=0。

(2)使用功能

目标项目使用功能为写字办公楼,判定为b1;被筛选项目使用功能为写字办公楼,判定为b1;故而,使用功能的“相似度”为qb={b1与b1相同}=1。

(3)地质状况

目标项目位于中心地段,地下存在暗浜,且周边有高层建筑和地铁,地质状况较复杂,判定为c3;被筛选项目位于鼓楼区中心地段,地质状况较好,尽管周边存在高层建筑和位于地铁沿线,故而判定为c2;故而,地质状况的“相似度”为qc={c3与c2不同}=0。

(4)地理位置

目标项目位于市中心地段,且位于地铁沿线,判定为d1;被筛选项目位于鼓楼区中心地段,且位于地铁沿线,判定为d1;故而,地理位置的“相似度”为qd={d1与d1相同}=1。

(5)结构类型

目标项目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判定为e2;被筛选项目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判定为e2;故而,结构类型的“相似度”为qe={e2与e2相同}=1。

(6)建筑体型

目标项目建筑体型为方形,判定为f1;被筛选项目建筑体型为方形,判定为f1;故而,建筑体型的“相似度”为qf={f1与f1相同}=1。

(7)建筑高度

目标项目建筑高度为59.8米,判定为g3;被筛选项目建筑高度为60米,判定为g3;故而,建筑高度的“相似度”为qg={g3与g3相同}=1。

(8)建筑层高

目标项目建筑层高为4.0米,判定为h2;被筛选项目建筑层高为4.0米,判定为h2;故而,建筑层高的“相似度”为qh={h2与h2相同}=1。

(9)内装修标准

目标项目内装修标准为精装修,判定为i3;被筛选项目内装修标准为精装修,判定为i3;故而,内装修标准的“相似度”为qi={i3与i3相同}=1。

(10)外装类型

目标项目外装为玻璃幕墙,判定为j3;被筛选项目外装为玻璃幕墙,判定为j3;故而,外装类型的“相似度”为qj={j3与j3相同}=1。

(11)智能建筑

目标项目需满足FEED环保要求,判定为k3;被筛选项目无FEED环保要求,有办公自动化要求,判定为k1;故而,智能类型的“相似度”为qk={k3与k1不同}=0。

因此,总“相似度”Q=qa+qb+⋯+qk=8>6,满足相似要求,故而被筛选项目的造价参数可以被利用[4]。

3.结语

总之,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在造价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建立一套系统、可靠、可行、准确,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本身是一个长时间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因而,务必重视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积累和造价指标指数的管理,通过长期积累和发展已设立较完善、科学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以确保工程项目造价能够符合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投资建设的效益。虽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笔者坚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造价指标标准体系一定也能够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1]吴春兰.建设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在结算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13).

[2]韩红美.单位工程造价指标分析对比及在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3(11):268-269.

[3]贾庆鑫.对建立建设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浅析[J].江苏建筑,2009(2):73-75.

[4]邱莎.浅析建立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