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刘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刘超

刘超

身份证号:37040319880225xxxx枣庄市薛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质量管理重在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作质量,以取得预期的质量结果,同时创造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建筑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以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依据。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分项等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行业恶性竞争,市场有待规范

建筑市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建筑市场秩序较为规范,仍存在恶性竞争、市场有待规范的现象。当前建筑企业良莠不齐,有不少企业特别是规模小、信誉低的企业,为得到工程项目,采取挂靠等方式获得投标资格;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低报少报的方式先拿下工程后靠追加投资和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获利。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没有端正经营思想,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串标、陪标等不正当手段竞争,搅乱了建筑市场。虽然国家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公用建筑一律公开招投标、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等措施,但目前依然缺乏系统、完善的监管体系,打法律法规擦边球的现象仍旧存在。

2、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建筑业企业压力加大

近年来,国内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全面紧张,价格上涨。国内资源严重不足,价格上涨过快,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在建工程成本增加,一方面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困难,效益减少,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材市场秩序混乱,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到影响。

3、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不少建筑企业眼睛盯着项目,为获得工程项目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内部管理也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水平上,大多认为好管理不如好项目,好工程不如能拿工程。现代管理理念、模式得不到贯彻和应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建筑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建筑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建筑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3)建筑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建筑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检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洞。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建筑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四、结束语

总之,创造一个优良品质的建筑工程,是多方面、艰辛的过程。工程施工质量牵涉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只有加强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控制,认真把好每个环节,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只有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影响,提高我们的信誉,创造我们的品牌与效益。

参考文献:

[1]闫培文.试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成因及其防控措施.《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

[2]蔡春霞.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科学与财富》,2010

[3]祝勇,祝婷.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路径探析.《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

[4]魏学记,杨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探究与对策.《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