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

陈玉湘薛静马丽娜

陈玉湘薛静马丽娜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323医院眼科陕西西安710054作者简介:陈玉湘,职称:主管护师,专攻眼科疾病治疗与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外商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心理干预;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4-01

眼外伤指的是眼球以及周围附属器受到外在机械性物理性或者化学性的损害,使得眼部出现各种病理性改变,容易导致盲目.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交通发展快速,使得眼外伤的发生率显著提高[1].并且眼外伤具有病情复杂多样,患病部位的特殊性,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出现视力障碍,严重者出现失明.因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例如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急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2-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段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36.4±2.7)岁.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段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37.6±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均确诊.其中入选标准为:单侧眼外伤,排出其他系统严重创伤与疾病史,积极配合量表检查.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与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治疗与恢复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其具体措施包括:1.2.1心理支持由于眼外伤患者通常是由于意外事故引起的眼部疾病,患者遭受该意外事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不良心理引发原因,并对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在于患者沟通、交流是需要语气温柔、体贴、热心,争取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讲解眼外伤的治疗方式、预后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可以告知患者本院类似病例的成功治疗案例,以便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健康指导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监理指导,让家属以及患者了解眼外伤的发病原因、用药情况、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告知患者与家属负面情绪对眼外伤治疗与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患者保持积极、平和、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确保治疗过程顺利开展,以便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刺激暴露法、分散注意力以及示范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1.3观察指标在所有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1个月后对其焦虑与抑郁心理进行评估,采用抑郁量表SDS与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由两名心理科医生对其进行调查,由患者自己填写,分别对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其中SDS评分标准为:低于50分表示心理正常,轻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61-70分;重度抑郁:70分以上.SAS评分标准:低于50分表示正常,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2.1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效果比较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2.2两组患者抑郁SDS评分效果比较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所示.

3讨论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与交通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使得眼外伤的发生概率在逐渐增大.由于眼部于视觉需求,通常处于暴露状态下,受伤的概率较高.由于眼外伤对视力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是眼部常见病,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等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5].同时,会对患者的精神造成较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眼外伤会直接导致眼部外形影响,使得患者视力受到较大的反差,使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其开展优秀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便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患者以温和、稳定以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应重点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解决,以便确保良好的心理辅助学些与工作等[6].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眼外伤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比较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综上所述,在眼外商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詹园园.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2(7):113-114.[2]蔡雪萍.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33(12):152-153.[3]王立芳.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8(9):121-122.[4]于强,李绍珍,陈和年,等.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18(5):856-857.[5]冯冰霞,陈丽燕.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31(27):812.[6]李亚明,朱淮成.心理干预对眼外伤致残障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3,22(11):89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