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桂枝汤”及其加减运用

/ 1

浅论“桂枝汤”及其加减运用

吴非

吴非(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345-02

【关键词】桂枝汤中药加减治疗

桂枝汤为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见《伤寒论》(公元219年)。

桂枝汤为解肌祛邪,调和营卫而设。桂枝辛温,能宣通卫阳,祛风散寒,驱邪于外。芍药酸苦微寒,能敛阴液和营于内。生姜辛温宣散,降逆止呕。炙草大枣益气调中。桂枝配合芍药,桂枝温通卫阳,芍药敛阴和营两药一散一收,一刚一柔,余合各自的特长而产生以调和营卫为主的作用。桂枝配炙草,甘温补虚,辛甘化阳,有扶心阳,生心液利血气、平动悸的作用。芍药配炙草,能敛阴和营,调中舒挛,有缓急止痛之功。凡见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脉浮曩等证,不论内伤外感均可使用本方。凡脉证不变,不论谈治失治与否,均可用之。

营和卫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和功能的重要部分之一。“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酒冻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漂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重于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营气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能温煦脏腑,调节腠理,护表抗邪。营卫调和,气血循环畅通,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营卫失调,则机体的恒定和脏腑的功能遭到破坏,随之出现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桂枝汤中,桂姜主卫、芍枣主营,两相配伍,既调营卫利气血,又通经络畅循环,再加之炙草通调,“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

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营卫失守,诸病生焉。”桂枝汤中,姜、枣、草是调补脾胃圣药,芍药有“益脾”的作用。桂枝能。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帮助消化。”五药合用。具有调理脾胃。建复中气。

营卫不和可致发热、恶寒,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发热即太阳中风,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祛邪,故能除其寒热,内伤发热多见于营卫受损,阴阳失和的病证,桂枝汤能协调阴阳,又能裨助营卫。

桂枝汤系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仲景之方,立法严谨,用药精专,配伍灵活。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为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伤寒论》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的类方甚多。如桂枝加桂汤、桂技附子汤、黄芪建中汤(见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见金匮)等等,屡见不鲜。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投以桂枝汤及其曲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得的类方,往往收效甚捷,现略举数病例如下:

例1:陈某,男,52岁,患者因中风后遗证就诊:诊得两下肢浮肿,时轻时重,行走不便,痰多带泡沫,舌质淡白,脉弦缓,血压185/110。病属:心脾阳虚、气血衰少、痰湿内阻,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所致。治疗先用益气利水温运脾阳的防已黄芪汤加减服10剂。则两下肢水肿明显消退,痰沫也除,唯血压仍保持在180/105左右。继服黄芪挂枝五物汤加减近20剂,血压乃降至160/90,病情趋向稳定。已能回厂工作。嘱再坚持服药一段时间,以善其后。

按:心脾阳虚所致的高血压,多因心脾虚衰,中气不振而阴阳失去维系所致。治疗当从甘温建中,由阴引阳,由阳引阴求亡。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而中。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故用本方而能获效。

例2:龚某,女32岁,因风湿病就诊。诊得腰脚疼烦,左侧尤甚,不能行走,脉浮虚带涩,舌淡白。病属:表阳虚而风寒湿邪留于肌表,治宜温经助阳、祛风化湿,方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即桂枝附子汤为主加味治疗,半月后病除。

例3:王某,女,43岁,患者因慢性鼻炎久治不愈就诊,自诉病已数年余,经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久治不愈,病情日益加重,从能上班到不能上班,全休在家。细询病史,患者数年前曾因子宫肌瘤服了大量的活血祛瘀中药。诊得;胸满喘息,心悸、夜不能寐,鼻塞涕多,食少,舌淡,脉结代。病属:气阳两虚,心肺脾肾俱不足,已成虚损之象。治宜健脾温中,益气养阴,方用黄芪建中汤(即桂枝汤加味)含生脉散加减治疗,月余结代脉消失,诸证减轻。2月后诸证大减,脉已正常。随能上半班。嘱再坚持治疗一月。现仍在治疗中。

按:本例显示起因于久用活血祛瘀药治疗子宫肌瘤引起气分受损。加之病后失却调理,以致引起肺脾肾气分受损,引起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久治不愈,继发了心阳受伤,气阳俱损,阴分也随之不足,于是诸症从生。心阳虚的脉结代,急宜用温,方用挂甘为主振奋心阳,芍药敛阴和营,一通一收,一刚一柔,调和营卫而获效。男加生脉散益气养阴为助,使心阳得扶,心液生而气血利,动悸平。故可治疗心阳不足的心脉结代,同时肺脾肾的损伤也得以康复,因而诸证悉除。

参考文献

[1]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

[2]陶玉风.浅论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3.

[3]许济群,王绵之.方剂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