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浅谈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

蔡荣杰孙毓潘琪太光宇张烨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155100

【摘要】随着我国中西药学科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普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中西药联用得当、合理,可以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中西药合理联用具有的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出发,用事例加以分析,以期对临床中西药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西药联用;合理性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临床上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疾病,已越来越普遍,所以临床医生掌握药物的配伍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中西药若能合理联合应用,能够增强疗效或消除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若配伍不当,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出现或加大毒副作用,产生不良的后果。m)y

1中西药联用的原则

中西药联用绝不是将相同的中西药相互叠加,而是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理论的、科学的分析,做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的综合疗效,消除或降低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减少药量,扩大适应范围,促进药物吸收,充分发挥其独特疗效的目的。

2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2.1互相协同,增强疗效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呈现协同作用。如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2.2取长补短,降低毒副反应某些化学药品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反应却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毒副反应。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放疗后常出现严重的造血系统和胃肠道反应,如配伍适当的中药,可明显减轻毒副反应。如中药扶正方药与西药化疗药物配伍,既能杀死大量癌细胞,又能有效地增强化疗耐受力,人参汤、十全大补丸、小柴胡汤可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体重减轻的副作用[1]。术后长期应用抗癌解毒中药如白花蛇舌草、灵芝、人参有利于患者正气恢复、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对化疗有减毒作用。复方阿胶浆等中药能对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白芨、海螵蛸等中药能有效地保护胃黏膜,防止化疗引起的严重消化道反应。人参、黄芪等中药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造血、保护肝脏的特点,能改善肿瘤病人的临床症状,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期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临床上使用链霉素时常配合口服甘草甜素片,因为甘草酸可与链霉素结合,并不影响其体外的抗菌效应,却能降低链霉素对前庭功能的损害[2]。

2.3减少剂量,缩短疗程珍菊降压片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剂量减少60%。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并用中药而消失。

2.4扩大适应范围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合理的中西药联用

3.1糖尿病西药降糖药与中药知母、黄连、人参及成药六味地黄丸等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乏力、口渴、精神不振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全方三补组、山茱萸、丹皮及山药茯苓均有降血糖作用,地黄加泽泻、山茱萸和丹皮可提高肝糖原的含量,还能减轻糖尿病性神经和肾功能损害[3],对气阴两虚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人参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延长降糖作用时间[4]。达美康与黄芪、知母、玄参、地骨皮合用,能增强降糖效果,防治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2心血管系统

3.2.1生脉注射液联用西药常规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心肌梗死抢救效率,比临床单用西药疗效好。有资料表明人参、五味子组成的生脉注射液有显著的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收缩幅度,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调整心脏代谢,增加耐缺氧能力。因此具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源休克、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是临床治疗的一种好办法。

3.2.2降压药降压药卡托普利与中药天麻、地龙等平肝息风药联用,具有改善老年高血压症状。最常见的降压药复方罗布麻就是由中药罗布麻、野菊花与西药硫酸双肼屈嗪组成,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相辅相成的功效。

3.3消化系统复方陈香胃片由中药陈皮、木香、石菖蒲、大黄加入西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硫酸镁具有行气止痛、化湿健脾、制酸泻浊的功效,中医临床辨证为气滞型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吞酸嗳气、痞滞、嘈杂证的疗效比单用西药或中药疗效佳。

3.4抗生素与清热药联用药理研究表明中药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抗生素联用可增强疗效。银花和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麻黄和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

4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含有西药成分中成药时,注意不能再使用同种成分的西药或随意加大中成药的剂量,以免重复用药或用药过量;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防降低药物疗效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1含格列本脲成分的中成药使用注意格列本脲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组成。消渴丸若与格列本脲同服增加格列本脲的用量,引起低血糖,甚至休克。

4.2含西药成分的抗感冒中成药使用注意抗感冒中成药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常规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使用,尤其是肾功能低下时,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若与肝药酶诱导剂巴比妥类并用时,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危险增加。肝肾功能不全应慎用。服用超量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多汗等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常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感冒。但有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期间,不得驾驶车船和高空作业。

4.3含有盐酸麻黄碱中成药的使用注意盐酸麻黄碱有舒张支气管、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的作用,并有较强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能收缩局部血管。对于前列腺肥大者可引起排尿困难,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者应禁用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

4.4含有氢氯噻嗪的中成药使用注意氢氯噻嗪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为低血钾,同时因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孕妇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徐冬英.中西药配伍疗效的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10-12.

2黄际堂.中西药联用交互作用初探.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58-59.

3沈映君,李仪奎.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0;161.

4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