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祝秀荣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十二病区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MMSE与AD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老年痴呆;个性化护理干预;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312-02

老年痴呆属于常见疾病,也是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主要退行性脑病,以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混合型痴呆为主,发病率高达2~18%。随着我国近几年老龄化加剧,本病发生率有所升高。本病患者主要症状有认知障碍与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人格改变,约有0.1~7.2%丧失自理能力,而2~15%需要他人照顾[1]。基于此,针对老年痴呆患者除了做好治疗,还要加强护理干预,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为了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我院针对40例患者实施了如下研究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研究,入组时间2011年5月—2017年5月,均有完整资料,满足老年痴呆诊断标准[2],愿意配合研究,同时将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瘫痪、无人照顾等患者排除在外。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4~80岁,均值66.2±2.3岁;病程1~10年,均值2.9±0.6年。研究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5~82岁,均值66.6±2.5岁;病程1~9年,均值2.6±0.8年。前述资料上两组老年痴呆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做好患者的饮食、睡眠、日常起居、个人卫生等基础护理干预;加强病情观察,包括营养、躯体疾病、行为习惯等变化;重视躯体并发症预防,避免意外发生,加强保暖;按照医嘱服药,用药后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①个性化健康宣教:每周交由责任护士进行1次集中健康教育,通过座谈会的方式邀请患者及其家属或照护者进行集中宣教,讲述的内容应简单明了。对家属或照护者的需求进行了解,提供探讨问题的机会,搜集常见问题,归纳总结,分析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②个性化情感护理:通过情感护理来建立辅助支持系统,促进患者保留生活能力。责任护士和家属或照护者进行交流沟通,对患者文化、家庭背景,以及疾病认知、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叮嘱患者多探访,促进建立与过去的联系,改善孤独心理。接纳与尊重患者,和他们沟通时注意语气与语速,予以患者时间诉说,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家属或照护者和患者一起回忆愉快的事情,刺激语言表达。利用陪伴、散步、听音乐等方式,促进患者维持愉悦心态。③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病房设施尽量简洁方便,摆放显著的标识便于患者辨认,环境与私人物品设定显著标识,责任护士带领患者每天识记,不断强化识别能力。采取电子屏幕的方式,设定PPT,注意色彩鲜明,每天进行朗读训练。采取儿童益智玩具等进行拼图训练,或者搭积木练习,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指导患者对图片与物品进行归纳和分类,讲述故事后提问让患者解答。此外,每天午后可通过保健操、唱歌及手指操等形式强化锻炼,提高刺激量,促进患者多用脑。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进行评价,实施统计学分析。

1.4评价标准

1.4.1MMSE[3]:涉及30个问题,包括对时间与地点的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阅读理解等能力,错答0分、答对1分,满分30分,评分越高则能力越好。

1.4.2ADL[4]:涉及14个项目,包括行走、如厕、穿衣、洗澡、梳头、进食、刷牙、打电话、服药等,按照四级评分法测评,评分超过14分显示有功能降低。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分析,以均数(x-±s)、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MMSE与AD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分析见表1。

3.讨论

老年痴呆起病隐匿,呈现进展性发展,是神经系统常见退行性脑病。本病表现主要有失语、空间技能损害、记忆障碍、行为与人格改变等,缺乏主动性,意志力减弱,情感淡漠,生活依赖性强,无法自理大小便等,严重情况下会行为退缩与社会功能缺陷等。本病病因至今未能明确,对治疗、护理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老年痴呆患者因大脑组织控制推理和记忆的区域发生病变,诱发大脑功能减弱,使得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难以参与正常活动,甚至因机体衰竭而死亡[5]。基于此,针对老年痴呆患者要积极治疗,加强护理干预,促进相关功能恢复,改善日常自理能力。

我院将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MMSE评分与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尽管两组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更重视个体差异,对不同患者需求予以满足,根据病情、进展,按需制定护理计划,使得护理更有针对性。相比传统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干预更科学与合理,而且摆脱了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更能满足当前医疗服务发展的需求。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理解、尊重及关怀,入院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或照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与掌握患者情况,评估患者的状态,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护理期间,充分以患者为中心,体现护理期间关怀的重要,予以尊重、同情,满足生理与心理需求。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艳.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9(5):323-323,324.

[2]陶锡珉,杨璐琪,朱姣姣等.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18):115,118.

[3]张俞,周连凤,张桂清等.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15):231-232.

[4]阮洁慧.个性化护理对早期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98-99.

[5]陈美玲,关素芳,郑玉娥等.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94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