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发展

/ 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发展

周惠雅俞小娟徐丽

周惠雅俞小娟徐丽(无锡市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21406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77-02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理门诊综述文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长,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现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患者带管时间长,治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和指导已成为很突出的问题[2]。设立PICC专科护理门诊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专业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我院于2008年开设了PICC护理门诊,随着医院不断的发展和护理门诊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我院门诊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就我院的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

1工作范畴:主要担负全院的PICC置管;为已出院置管患者以及外院置管患者进行导管的维护及导管相关问题的护理会诊,提供相关知识的咨询及各种健康宣教,同时协助解决置管后的各种并发症。

2诊室的设置与布局:我们设置了独立诊室,环境整洁,合理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空气消毒设施,电脑叫号系统、墙面公示服务流程、管理制度和PICC相关的宣教材料和图片;专用的PICC换药台,布局合理,便于操作[4,6-8,10]。

3人员组成和素质要求: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由省级静疗专科护士完成日常工作。对专职护士的要求是:热爱护理工作,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有良好的静脉穿刺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有接受新技术、新业务能力。

4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PICC敷料更换操作常规为蓝本[7-8],我们制作操作流程及护理常规。包括:置管知情同意书、置管流程、维护方法、维护记录单、健康教育手册、并发症的处理。

5开诊时间:为满足患者的需求,PICC专科护理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半天为维护时间,下午半天为置管时间,并且设立机动班,有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6消毒包的准备:根据消毒的需求,规范了PICC置管包的配制,并使用上海亚澳公司生产的PICC维护包。使得置管和维护时无菌操作更加规范。

二、工作内容及方法

1PICC置管:首先要获得其诊治医师的置管医嘱,然后由静疗专职护士对患者一般情况和静脉进行评估,告知适应症、优点、缺点,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患者或其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专职护士按操作规程完成置管操作,置管后X定位,确认导管位置正确方可使用导管。操作者及时填写PICC置管记录单,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置管后教育。

2导管维护:置管后的日常维护对控制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维持时间至关重要[13]。专科门诊主要负责置管后的日常维护,一般PICC要求每周至少维护1次,包括局部消毒、更换薄膜、更换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冲洗导管、处理并发症等。

3对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置管的不同时期,患者的知识需求各有侧重[4]。预防PICC并发症中很多因素与家庭和患者有关[3]。因此,我们制定了PICC健康教育手册,全面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水平、理解接受能力等因素,通俗易懂地讲解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导管的自我观察;给每位置管患者发放门诊随访卡方便患者随时咨询。

4对在职护士进行规范培训:每个科室设立一名质控人员,由静疗专职护士对其进行培训,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科室内的导管维护,并且静疗专职护士定期到科室进行质控反馈。

5建立患者档案:专科门诊给每位留置PICC的患者建立一份完整的置管护理手册,随身携带。手册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情况、导管维护、并发症及拔管情况。患者的所有资料全部输入电脑,制成电子表格进行保存,可为日后的工作与科研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PICC专科门诊实践中的效果

1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置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患者的欢迎和肯定,保证了导管的安全留置。满足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4-6,9]。

2规范了PICC全程标准化护理,提高PICC技术水平。PICC专科护理门诊提供的是统一标准化的护理。按计划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个性化、规范化的全程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置管的安全[11]。PICC护理门诊的专业护士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总结临床工作的经验,参照INS标准,持续改进PICC的置管和维护的方法,优化操作的流程,使之更加合理、规范,不断提高PICC技术水平。

3提供了护士专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积极性。护理门诊必须单独接待服务对象,分析、判断就诊人员存在的护理问题、需求,并提供适宜的指导、护理[12]。让省级静疗护士发挥其潜能,既减少门诊医生的压力,又能满足就诊者的需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成就感。

综上所述,规范科学的护理门诊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是护理专科发展的有力保障[6]。随着PICC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PICC操作维护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与国际接轨,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和专业队伍的宏伟目标已经不远了。我们会让PICC专科护理门诊更好地发展下去,服务于社会受益于患者。

参考文献

[1]范爱飞,郭辉,谢荣萍,等.质量管理小组在降低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率中的作用.现代护理,2006,12(28):2707-2708.

[2]吴清香,范爱飞,丁小容,等.肿瘤患者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43-1036.

[3]袁玲,叶惠华,陶丽芳,等.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5,20(1):66-67.

[4]黄雪芳,郭秀泉,孔凤韶,等.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士职责的探讨.护理研究,2009,23,(21):1952-1953.

[5]薛嵋,陆箴琦,胡振娟,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插管门诊的建立与管理.上海护理,2008,8(2):82-84.

[6]沈林玲,金学琴,张雪芳,等.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工作模式.临床护志,2006,5(6):64-65.

[7]杨惠花,苗正英,李惠玲,等.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6):566-567.

[8]范爱飞,丁小容,吴清香,等.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6):566-567.

[9]郝春艳,王迎春.PICC门诊的建立与实施.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11-12.

[10]马连芳,孙苏沂.换药室的消毒隔离与管理体会.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235.

[11]黄学芳.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8015-8016.

[12]钱小芳,陈起燕,张水治等.门诊“坐诊”人员业务能力需求研究.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