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真切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王相丽

王相丽(大名县王村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体验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中要运用联想,必须积累写作的“米”。“米”,就是写作的素材。“米”,从根本上来说是来自生活。可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教师让学生写一些脱离生活而无从下笔的作文。为了应付老师,学生只好硬着头皮,在老师思维模式“指导”下搜肠刮肚、闭门造车,这类勉强为之的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没有生活气息,自然很难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好评。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厌烦心理,作文兴趣索然。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想到写米,内心情感自然流露,我在布置作文时,尽量安排学生写身边事,述心里话。比如:《我的自画像》、《我经历的一件事》、《我的奶奶》、《妈妈的手》、《爸爸的二三事》、《我家有个小淘气》等。这样,各类学生均能兼顾,作文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容易培养起来。

2.体验文本,激发写作兴趣

中学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的范例,很多知识都值得借鉴。事实上,课文教学本身也担负着指导学生写作的任务。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地考虑如何借鉴课文指导本单元的作文。在授课时,要适度点拨,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情感。如:鉴于学生不知如何去写好一个人,在教《背影》这课前,我有意安排学生闭着书猜测作者会怎样写。学生就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但大都是他们自己平常作文经验的流露。接着,让学生打开书本,速读课文,和作者写作比较,看看自身的不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高涨起来,兴趣浓厚,随后,迅速地引导学生将兴趣向作文转移,并布置了本单元的作文:通过几件事写一位难忘的人。学生课后主动积极地去收集整理写作素材,由于作文思路广,选材宽泛,结构易把握,大都在作文课上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次作文,作文的质量也比以前明显提高。

3.体验参与,激发写作兴趣

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和作文经验灵感的广阔天地。由于第二课堂具有生动性、灵活性、随意性、自主性等诸多优点,最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而,它也容易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写作兴趣;开设“美文”欣赏课。名家精美短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均可欣赏。学生有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他们热爱美,追求美,对美有敏锐的触觉,容易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并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我在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常给学生指出可借鉴之处。并联系学生作文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某次作文有一点相类似的写作,就即刻当众表扬,以此缩短学生心理上因对好文章崇拜而产生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解放他们心理束缚,激发起学生想写出好文章的欲望和兴趣。

结合课外活动,布置作文,激发写作兴趣;学校经常开设艺术节、运动会、歌咏会等活动,我总是抓住实际,布置练笔,写他们自己熟悉的有切身感受的生活,同时,也找机会带学生走进大自然,游览风景胜地,参观文物古迹,接触大量感性材料和感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他们写报道、短评、散文等等。接受各种各样新奇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后,学生的写作意识就会变得活跃,积淀在心底的感情像喷泉一样涌出,这样,他们就会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享受创造的快乐,激发写作兴趣;中学生十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但尽管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却较少有学生敢去尝试发表文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外,还经常鼓励、帮助学生向学校、年级广播站、校文学社刊《春蕾苑》、《无锡日报?教育之声》、《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媒体投稿,并且,帮助学生从这些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享受到创造的欢乐,增强写作的信心,从而使其不断地进取和追求。

4.体验竞赛,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的指导在作文教学中是否必要呢?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由于写作经验的不足会导致学生在选材、构思、立意、详略安排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实际上写作技巧的指导只是学生写作的情感辅助而已,它需要与情感的激发、思路的开掘融合在一起。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老师要勤于练笔,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质量较高的文章,带动、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尝试,发表了一些新闻报道、散文、教学论文等,以自身的能力悉心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并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课内,我还尝试写下水作文,把指导学生的经验知识流露在自己的笔头下,和学生比赛,同他们共分写作的甘与苦。老师在作文课上的平等参与,也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体验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都认真地写评语,鼓励表扬,优秀文章在班内评讲。对于那些怕写作文,信心不足,缺乏兴趣的学生,我就用心去发现其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进行肯定。从他们作文中某个字词到句子段落,直到全篇,只要稍有可取之处,就大加赞扬,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作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肯定其作文表达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抒发了一种独特的感受,有的开头好,有的结尾有新意,有的细节描写得传神,有的议论恰当,有的过渡巧妙等,并在班级作文园地安排每次的优秀习作“片段欣赏”,让这一部分同学从自己的点滴成功之处看到希望,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应该把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愿意作文,喜欢作文,能充分写好作文,这已经成为教师亟待关注的课题。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真切体验,激发写作兴趣。只要从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从真实的生活中找到了写作的源泉,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无病呻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