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

/ 2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

黄尚岗阮晓晶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选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选用度洛西汀治疗,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对治疗后的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第八周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并采用症状量表(TESS)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实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相似。

【关键词】度洛西汀;氨磺必利;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

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除了具有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外还伴随出现有幻觉、妄想及紧张症候群等精神分裂症样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以往都是采用单一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伴精神病症抑郁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并不理想[1]。国内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抗抑郁增效作用,抗抑郁药物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治疗重度抑郁发作且安全性好[2],本研究采用度洛西汀联合低剂量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排除存在严重躯体疾病、使用物质依赖和药物成瘾的抑郁发作者;入组前4周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2周内使用SSRIs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对试验药物过敏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7.48±3.16)岁,本次病程(6.56±3.97)个月,基线HAMD评分(28.97±4.21)分;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8.21±3.45)岁,本次病程(6.94±3.59)个月,基线HAMD评分(30.12±4.23)分,。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给予患者服用盐酸度洛西汀片(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62,规格20mg)每日1次,一次20mg,可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用量,平均用药量(34.22±3.02)mg,同时服用氨磺必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0mg)每日2次,一次200mg;对照组仅服用盐酸度洛西汀片,起始剂量20mg/次,2次/d,最高剂量60mg/d,观察8周。有睡眠障碍者,可使用小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1-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血常规、心电图、生化等常规检查,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对疗效进行判定,采用症状量表(TESS)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判定。痊愈:减分率大于75%;显效:减分率在50~75%之间;有效:减分率在25~50%之间;无效:减分率低于25%。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采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数据分析见表1.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抑郁发作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患,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等心境改变,有增加心情差、自责、自罪、无助、绝望、紧张害怕、敌对等负性情感和减少愉快感、兴趣、主动性、警觉性等正性情感,伴有躯体化症状如精力不足、睡眠障碍、性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中睡眠障碍患者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有难以入睡、早醒、间断睡眠及病情发展严重导致出现心境恶劣、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有学者[3]认为负性情感的增多和5-HT功能失调有关,部分与NE功能失调有关,正性情感的减少和DA和NE功能失调有关。

国内有研究表明[4],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占据抑郁症的31.03%,其中有妄想症状多见,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自知力缺失或不完整、认知功能受损,病情不及时控制或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导致症状残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对患者构成十分严重的危害,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度洛西汀属于一种高效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SNRIs),能够起到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对严重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5]。氨磺必利属于苯胺替代物类药物,是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拮抗/激动双重作用分别调节中脑边缘DA活性过度和中脑皮质DA功能缺失,从而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样的阳性和阴性症状,研究证实,氨磺必利在低剂量时主要阻断中脑-额叶通道的D3/D2突触前自身受体,消除突触前抑制,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有效地抑制了阴性症状和改善抑郁症状,同时氨磺必利是一种有效的5-HT7a拮抗剂,也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6-7]。而且氨磺必利不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血清素能受体、胆碱能受体以及其他组胺结合,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治疗后的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第八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减分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治疗起效快。

综合来看,采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安全性相似,耐受性好,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伟,李美花.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8):12—13.

[2]刘铁榜,沈其杰.抗抑郁增效治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129-133.

[3]赵靖平.精神病学新进展[M].第1版.北京: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31-41.

[4]王艳琼,樊珍王晓英,张辉.伴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比较[J].2013,24(3):340-342.

[5]江开达,李凌江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和广泛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2012,31(18):520-536.

[6]KerwinR.Frompharmacologicalprofilestoclinicaloutcomes[J].JIntClinPsychopharmacol,2000.15.1-5.

[7]田爽.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4):28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