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谈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李巍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古典文化历史,有力的创造出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它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高难度的艺术水平。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山水上。通过人工的手工与建筑模仿得自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充分的吸收与继承,从而积极的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现代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的概述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我国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深深的影响了亚洲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国家,并且其影响范围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展,远播欧洲。最初园林仅仅是供帝王游憩打猎用的苑囿,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历史的变革,园林不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而广为流传,而是通过改造地形来堆山、置石、理水,配以花草树木、建造亭台楼阁等构筑以及布置曲径通幽的园路小径等方式,用艺术手段来构建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游憩场所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1)中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殊,赋予了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因此,各种自然资源所构成的独特的乡土景观类型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主要的空间主体,提高园林景观的意境表达和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造林理念,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更加充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设计效果。

2)由于古代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较差,并且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比较艰苦的,因此,在我国的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比较重视对小型气候等条件的改善,努力的营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园林内的结构、布局、植被种植和亭台楼阁等都是充分的考虑到温度、气候、光线等自然因素,从而设计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园林环境。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对一个小庭院的设计,而是借助于广大的自然环境空间,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在欣赏园内优美景观的同时,还能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真正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3)我国的古典园林比较注重对布局的设计,主要是结合动静和虚实相间循序渐进等的空间组织的手法与不同空间内的曲折变化。所以,在实际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常常是被分割成了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度组成个性独特空间,从而给人以视觉上参差交错的效果,并且将自然与山水等一些景观适当的分成若干部分。既可独立成体,又可以融合在整个园林景观当中,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古代的艺术家们还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一一再现于园林中,以突出园林的三维视觉效果,进而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无限的空间。

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借鉴

3.1造景元素——水景的应用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此外,它还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

现代景观中的水景处理,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们,已给我们做出了诸多精彩的示范。如著名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跌水为折线型错落排列,水瀑层层跌落,最终汇成十分壮观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水声轰鸣,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水景,不失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至于尺度巨大的水墙、水台阶,造型各异的音乐喷泉等,在我们的视野中更是随处可见。

3.2造景元素——山石的应用

山石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山石在园林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造景和实用两部分,可以与园林其他要素构成变化景致,弱化人工痕迹,增添自然情趣。

1)深化园林意境

园林置石或使人感受到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或营造一种和谐氛围,满足人们渴望宁静,回归自然的愿望。

2)点缀园林景色

山石与建筑相结合,可弱化建筑物僵硬的线条,使其复杂多变,常见的处理手法:踏跺、蹲配、抱角、镶隅、及粉壁置石。山石还常与植物组合配置,植物以柔和的线条弥补了山石冷若冰霜的气质。

3)组织园林空间

利用山石组织空间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还可与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结合使用。例如某些依山建筑的园林,常可部分地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峭的山坡或峭壁共同围合成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即使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也可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共同形成庭院空间。

4)作为水池的驳岸

追求自然曲折作为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之一,几乎贯穿于造园手法的一切方面。例如园林中的水池,一般都取不规则的形状,不仅如此,连池岸处理也务求曲折而忌平直。为此,多以山石做成驳岸,或使山与池相结合而形成“山池”。以山石做成驳岸既可加固岸基,但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而呈各种犬牙交错的形式。这样,在水、陆之间就似乎有了一种过渡,而不致产生突然、生硬的感觉。驳岸处理一般遵循:转折要自然;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应搭配巧妙;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并具有不规则的节奏感等原则。

3.3造景元素——植物的应用

植物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现园林风格,代表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如山姿雄浑,苍松翠柏;水态轻盈,池中放莲;岸边植柳,柳间夹桃;悬崖峭壁倒挂藤本;窗前月下见梅花含笑,竹影摇曳;还有移竹当窗、槐荫当庭、栽梅绕屋等等,寄托了丰富的情感遐想,这些设计手法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另外,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芳香、声响、风韵之美成为观赏特性极为丰富的内容,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创造园林意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传统手法。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因此,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景观的设计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用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出不同的景观寓意。

3.4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扬除上述设计理念和手法外,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则是上述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中国现代居住建筑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传统的中国园林是文人造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都十分强调其中的意境,而中国古典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手法,包括空间、视线、植物、小品、水体等等都是为了表达各种意境,所表达的意境是造园的立意、主题、品种和情趣的集中体现。因此,现代中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神韵,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提高整个居住场所的文化品位。这种开放性的设计格局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是比较普遍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手法已经完全超越了古典园林的手法,或者说是借鉴了国外的造园手法。

4.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各种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也离人们越来越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古典的创作手法及设计思想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利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与现代园林建设有效的结合,不仅使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还是对历史的传统,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护好历史的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5.结语

因此,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应用研究的研究范围里,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视角,侧重于不同的研究重点,既要抓住现代社会的前沿和热点,更要注意面对地域的需求,不断传承与创新突破,拓宽应用领域及形式,结合实践加强对传统要素应用、景观人文体现、新型材料的研究,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可实施性,让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分析[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