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3

温州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陈秀娟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16)

基金项目:2018年度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成果(项目编号为18jd54);

温州市基层社区安全治理研究基地课题成果。

摘要:温州市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政府重视,打造“心房”组建“心团”;二、互联网+心理服务,牢筑“心防”打开“心结”;三、多部门合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四、“纵横交错”,传播“心声”,加强普及。但温州地区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远远没有普及,各县市差距显著,覆盖面较窄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党和政府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密切关注,国民对心理健康服务也有着普遍而较强的需求,但由于各种原因需求者怯于寻求专业帮助,而服务者又限于各种条件无法提供高质足量的服务,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遵循心理健康规律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心理促进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的投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所组成的系统。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发生互动联系的基本场所,它既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之一,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平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原则来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心身两方面疾病的目的[1]。

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有10多年。全国第一个免费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于2004年在桂林市设立;第一个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四级模式于2006年在杭州市开展,由社区级、街道级、区级、市级四级心理服务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2]。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社区已建立或准备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站,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在我国开启一个新纪元。

城市社区是指以非农产业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居民聚居,达到一定人口密度和规模,由国家批准设立市建制的社区[3]。温州市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2018年取得了飞跃的进步,其体系构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重视,打造“心房”组建“心团”

温州市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职能中心,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社区联动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政策,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载体、资金方面的配套支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到2018年9月,已建立县级社会心理指导中心10个,覆盖率83.3%,建立乡镇(街道)心理服务站184个,覆盖率99.46%,建立村(居)心理辅导(咨询)室2645个,覆盖率47.5%,到2018年11月底前,我市计划完成所有村级、街镇、县级三级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届时,各地市民都将能方便地获得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

瓯海区作为温州市试点先行区,成立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投入380余万元建成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情绪宣泄、纠纷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心理服务阵地(心福工坊),构建“教育、疏导、干预”三位一体的瓯海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区已建或在建各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阵地共计121个。

有了高端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专业的服务队伍。到2018年9月温州市已成立54支社会心理服务专兼职队伍,752人,志愿者队伍80支,3666人。作为试点先行区的瓯海区打造4支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为品牌导向,深挖民间智慧,为全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吸收医疗机构、公检法司、法学会和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建立专家人才库。同时,抽调18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服务团队;遴选全区优秀驻村干部、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组建近200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兼职队伍。这样专兼结合、打好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保障战,通过整合资源、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培训等方式,强化心理服务的人力资源保障,开展社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建立社会工作、心理健康专业化与社区工作实务化相结合的队伍,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互联网+心理服务,牢筑“心防”打开“心结”

充分利用大数据,探索“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工具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将西方心理学与中医等传统文化融合,成为心理健康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借助杭州壹点灵心理专业服务公司,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心理测评、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到2019年1月,温州地区已有瓯海、龙湾、瑞安、平阳、苍南、泰顺六个县市区与杭州壹点灵心理专业服务公司合作,借助全国专家资源通过“心福热线”为居民牢筑“心防”打开“心结”。例如,瓯海区娄桥街道服务中心的服务大厅最右侧就有一个名叫“舒心港”的办事窗口,市民来这里可以免费办理有关“心情”的事务。内部设有书籍、按摩椅等设备。其中,一台直立式显示屏尤其引人注目,市民用手指点击屏幕,就可以立即跟心理咨询师进行免费的电话心理咨询。显示屏旁,还有一台心理自助服务设备,提供心理自助、心理音乐、心理能力训练等十大模块内容。通过“心福热线”连线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在线心理咨询师进行实时的心理倾诉,也可下载在线心理微课进行自助学习。瓯海区下属的城市社区里“直立式显示屏”已普遍普及。据社区咨询人员反馈,目前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较多。

三、多部门合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瓯海区目前在各级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心(站、室)探索建立部门协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日常筛查评估、三色预警干预、3+1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心理服务信息互通等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干预工作流程,利用现有基层综治中心和全科网络平台,定期开展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对发现存在心理异常人员,及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委托专门力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工作,切实预防极端案事件发生。各社区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在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如禁毒谈心室、心理矫正室、青年之家,未成年人工作室等。如新桥街道金蟾社区一直致力于家长心理健康服务,成立社区家长学校,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和亲子教育应对能力。潘桥街道潘东、潘北、横仙河社区针对戒毒人员成立戒毒中心,致力于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南白象社区居民有“医木之家”,主要致力于社区老人心理服务。

温州部分社区心理服务加强与学校、医院和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优良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支持系统。如与高校合作,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知识培训,指导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请心理学研究生或本科生深入社区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工作,既能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培养后备人才,也能使居民更多地了解心理学知识。与中小学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与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和精神专科医院合作,提高心理问题、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质量,方便社区可疑精神疾病患者的转介并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成效。

经过多部门合作,不仅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能提高社区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找到符合当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模式,从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实效,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四、“纵横交错”,传播“心声”,加强普及

“纵横交错”是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建构的服务体系。“纵向”分别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街道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区(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市级各大医院和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传播“心声”,加强普及的工作就由处于最低级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承担,他们主要肩负心理健康信息员的职责,协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家庭发送心理卫生宣传材料,发布心理健康中心的活动信息,帮助专业人员收集、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情况,对较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干预等服务工作,如果发现严重心理和精神问题,应及时转介到上级专业机构就诊。心理健康信息员是社区居民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之间联系的纽带;街道、区(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居民做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负责向精神专科医院转诊。市级各大医院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前面三级服务机构无法治疗的重症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专业治疗,并对前三级进行业务指导,接受相关人员的实习、进修和培训,以及为全市、甚至更大范围的应激事件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例如瓯海区积极发挥好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的主体作用,制定全年宣传计划,创新宣传载体,推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七进活动”(进学校、机关、社区、企业、工地、市场、家庭),开展各类大大小小心理服务活动700余场,累计服务辖区群众6000多人次。

“横向”分别指政府、社会团体和学校开办的心理服务机构齐头并进服务。目前学校和企业开设的心理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单位内部的学生及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通过热线、网络、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其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有关的公益活动。如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问题的认识;组织志愿者定期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城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

温州地区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远远没有普及,各县市差距显著,覆盖面较窄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开展社区民众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服务投入不够,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等。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杨凤池,张曼华.社区心理卫生工作者指导手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3]李笑主编,社区建设与管理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4]刘影等.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魏淑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作者简介:陈秀娟,女,浙江温州人,硕士,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