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手术患者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杨晓鑫

杨晓鑫(山西省朔州市平朔医院手术室036001)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521例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的环节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并落实。结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本着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把医疗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意外事故的发生,让手术室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手术患者安全问题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14-02

一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为了服从研究目的,减少误差,提高研究精确度,使组间有可比性,严格限定手术患者为常规手术,如外科的胆囊结石切除手术,骨科的四肢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妇科的子宫全切术等100例患者列入本研究,其他急诊手术及复杂性大手术排除在外。

1.1纳入标准:严格限定常规手术,术前无感染的患者,其他急诊手术等排除在外。

1.2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为我院2011年1月-8月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5-45岁,住院时间15-60天。

2、研究方法

2.1依据手术先后日期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相同的基础护理(输液、打针)。实验组患者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开始术前诊疗,术中严格的管理,术后随访。对照组不做术前诊疗,术后随访。

2.2术前诊疗:手术室护士应注意交流勾通艺术。做到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避免患者猜疑,产生恐惧心理或造成精神伤害。并发放《手术病员须知》帮助患者落实手术前准备,加强对高危患者高危操作的护理指导和监控,降低手术风险因素。

2.3术中护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尽可能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采用“二人四清点”制度,并要求每次清点后签全名,“数量”、“核对”两面三刀栏内所填的数据相同,如有不吻合现象(包括去针、断针),一方面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在“备注”栏内详细记录经过、结果。必要时请手术医师在此栏内签名。关于手术所用物品是否符合灭菌要求,在以往的手术中无据可查,现我们采用了手术物品灭菌3M贴附栏,就地取材利用的手术包外3M指未带粘贴包内指示卡贴于此处。另外在卡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使用方便并且有说服力。根据不同的手术填写,对没有的栏目,用“—”表示。患者体内须放入置入物时,应记载体内置入物的详细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说明(由手术医生填写),相关人员应签名,不得代签。责任到人依据可查[6]。此单一式两份,一份放入病历,由病案室统一保存,另一份由手术室保存,以备检查、核对和进一步收集资料。填写时由该台护士的巡回护士准确填写,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可凭个人的主观想象,交接班时应按照记录单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逐项交代,切勿遗忘签名。患者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班后,立即请病房护士签字[7]。纱布、器械的管理。手术室常规管理。

2.4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查,p<0.05。

二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60天后进行评估,实验组无一例术后感染,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护患纠纷6例,患者满意度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各临床资料的书写与保管,成为举证倒置的有力证据,成为有效提供术中一切护理行为的客观证据。

3.1记录单此记录单突出了记录的客观性、完整性、严肃性和连续性,更明确,更清楚,更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与传统的记录单相比,内容更加丰富、简洁,而且责任到人,为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各种主要内容均列入此表,作为有效文字依据保护自己。此单将标本管理责任到人,利于减少纠纷。此记录单设有专栏粘贴敷料包、器械包等手术物品包内灭菌指示卡,包外指示胶带等,提供了灭菌质量保证的有效凭证。此单列有与病房护士进行床旁患者基本情况交接班内容,术中护理记录和手术进行情况、术毕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了病房护士全面了解手术情况。此单特别强调了敷料器械二人四清点制度,有效杜绝了敷料、器械的遗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是保护自己的有力依据。表格的规范使手术室护士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养成遵法守法的习惯,做到严格要求、严肃检查。

3.2预防对策加强术前、术后纱布器械管理。加强参观人员管理,必要时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术中纱布、器械管理。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

3.3手术患者的护理差错防范对策

3.3.1发生意外的环节有以下几种情况:接错患者,开错部位。核对时不够详细准确。手术体位错误造成开错部位或手术体位不当所致肢体神经麻痹,或手术时间过长等致局部皮肤压伤。用错药,输错血。误用未消毒的手术器械与敷料造成伤口感染。手术器械用品准备不全或损坏,造成意外。书中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检造成不可挽回的差错事故。患者损伤。

3.3.2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手术室工作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把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在工作实践中。

四结论

4.1结论我们从事着特殊的职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高度的责任心、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娴熟的配合技巧,做到快、稳、准,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2建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这就迫切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对患者权益和隐私的保护,避免发生纠纷,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规定:“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泄露患者隐私和秘密”。

4.2.1安全隐患手术护理工作抢救记录不完善;急诊手术多,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手术发展与手术配合之间存在差距;随着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不思开展,大量精密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使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人员安排与手术配合之间存在差距;护患沟通中听、说的问题: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法律保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可能是病情变化的反应,工作人员每一句话都会给患者造成影响。

4.2.2防范措施在手术室急救时,常规执行口头医嘱,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一定要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八条,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并准确全面地真实记录。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确保护理质量,对每项新技术,新机器的使用,制定出工作流程,悬挂在工作间内,便于人员出现流动时,在最短时间内有条不紊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使各项操作都能一丝不苟地执行,将差错事故等隐患降至最低。在排班时注意将不同业务水平、健康状况、年龄、学历的人员适当搭配,有助于各层次护理人员工作机制,加派辅班,急诊多时,要求在15min内到达,既避免了急诊手术多时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使工作人员得到充分休息。重视患者主述医护职责分明。打造“团队精神”,与医师达成共识,对相关疾病病情及治疗的解释非常谨慎,一般由医生负责解释,护士只做保健性宣传,积极配合麻醉师做好患者工作,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护理工作的“证据”意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

[2]王霞,李爱群,孟慧.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范围,实用医药杂志,2003,20(12):959。

[3]李敬鹉,赵宁,许平等.医疗事故处理条理释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32.

[4]曾宏玲,黄莉,向英.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护理学杂志,2003,18(7):514.

[5]李玉霞,党玉连.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35

[6]吕忠容,钟蓉辉,仉秀山等.手术病人体内置入物记录的设计与规范.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73.

[7]钱红姿,张海彤.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