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刘成凯

刘成凯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分公司哈尔滨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面积应用于农村公路路面施工当中。在承受能力以及稳定性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路面,同时不会涉及到较高的施工难度。简便操作后即可完成施工作业,可从施工材料准备、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探究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不断完善整个施工体系的基础上,改善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大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时的明显特征,这充分说明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起到的作用与价值。开展专业科学的公路设计工作,是有效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前提条件,也可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施工时需要利用规范的手段开展施工工作,从各个细节着手,全面把控施工质量。

一、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材料准备

1.水泥

为确保公路工程是的质量,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控制,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施工企业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在水泥材料购买时,企业必须选用规模大、有资质的厂商进行原材料的买进,在购买过程中,必须进行现场考察及试样检测。

2.碎石

在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其碎石原料必须具有良好级配、颗粒较为均匀及硬度较强等特点,在选择中必须确保其针片状颗粒在15%以下,压碎值在17%以下。碎石中往往掺杂一些泥土,此时必须确保其含泥量小于1%。

3.砂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砂作为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级配及较低含泥量的砂,在砂的细度方面要将其在大于2.5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保存方面必须指派专人进行看护,要确保材料整齐堆放,同时要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4.水

为确保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水PH值在4以下,不能有过多的有机物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在农村公路中的使用

1.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

在真正利用搅拌机开展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标定以及试拌。部分搅拌机可能会涉及到标定有效期满或者搬迁安装的问题,这部分搅拌机同样需要在使用前进行重新标定工作。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搅拌计量的精确度,每15天校验一次。必须严格控制搅拌篓配料计量。不得出现偏差。如果有问题出现,必须在客观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排除故障,保障拌和计量精确度不会受到破坏。自动配料生产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搅拌机开展搅拌工作时使用的主要方式。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客观需求,准确记录路面摊铺桩号统计数据以及其中存在的多种偏差,再确定拌和时间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面内容,其中主要涉及拌合物粘聚性均质性以及强度、稳定性。在加入外加剂时,必须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并稀释过后加入。拌合加水量中包括稀释用水以及原液中的水量。

2.科学运输混凝土

混凝土运输工作需要利用一定数量的车辆,在选配车型以及确定数量总数时,需要将施工进度、运量以及路况作为核心内容,并给予运距充分考虑。保证混凝土运输工作,可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摊铺现场。具备适宜摊铺的工作性,是开展混凝土运输工作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搅拌机出料、运输、铺筑工作都与混凝土运输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同样要满足时间方面提出的多项规定与标准。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需要利用相应实验实现对缓凝剂以及保塑剂剂量的适当增加。漏浆、漏料以及污染路面等问题,是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点与难点,必须利用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逐步完善。运输时需要尽量将颠簸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拌合物出现离析现象。

3.混凝土摊铺

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润湿,但不能有积水。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制作混凝土检测抗压抗折强度的试件。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摊铺现场应设专人指挥卸料,应根据摊铺宽度、厚度,每车混凝土数量均匀卸料,严格掌握,不能亏料,可适当略有富余,但又不能太多,防止被刮到模板之外。摊铺过后,对拉杆要进行整理,保证拉杆平行与水平,同时要用铝合金直尺进行平整度初查,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缺料。每日工作结束,施工缝宜设在胀缝或缩缝处,按胀缝和缩缝要求处治。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浇筑时,可设临时工作缝。宜设在缩缝处,按缩缝处理。当摊铺到胀缝位置时,应按胀缝设计要求设置胀缝和安装传力杆,传力杆范围内的混凝土可用人工振实和整平。如继续浇筑,摊铺机需跳开一块板的长度开始进行,留下部分待模板拆除并套上胀缝后用人工摊铺振捣成型。摊铺机在摊铺时,两侧应各设1名辅助操作员,保证摊铺机运行安全和摊铺质量。

4.混凝土振捣

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s。振动板须由两人提位振捣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持续振动。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mm为限。缺料的部位,应铺以人工补料找平。振动粱振实,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

结语:农村作为道路交通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展离不开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机械设备的不断完善。在农村公路施工中其路面使用材料不同,路面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稳定性强、成本低、后期维护简便、经济效益高、施工流程简单及使用周期长等优势。基于此,在农村公路工程施工中这种路面得到了大量使用。

参考文献:

[1]邹亚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5):59.

[2]闫飞,庞振.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