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FDI收益变化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1

对中国FDI收益变化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陈泉峰

关键词:FDIFDI变化FDI收益

一、绪论

1、中国利用FDI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发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序幕。二十多年来,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态势,经历了从起步、发展、高速增长与调整等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7年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还不太完善,外商对于在中国投资还有很多顾虑,同时,各种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1988-1991年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加快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立法工作,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法规。特别是在1986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解决了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些困难,并对有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实施上述规定的十几个细则。

第三阶段:1992一1995年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增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四阶段:1996年以来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调整与提高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制定了许多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形式的变化使我国必须对外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

经过以上的政策调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的重视利用外资的数量变为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

2、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假定GDP与FDI之间存在如下关系:Ln(GDP)=aLn(FDI)+b其中a、b是回归分析系数,Ln表示取以e为底数的对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来源,对GDP、FDI两个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Ln(GDP)=0.5721Ln(FDI)+264.3944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GDP与FDI的相关系数为0.9244,这说明了两者存在高度相关性,从而验证了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二、中国FDI变化与结构分析

1、06年中国FDI的变化

商务部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份,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772家,同比下降7.63%;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32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16%。7月份当月,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22家,同比下降12.15%。

2、06年中国FDI的变化分析及预测

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是影响我国引入外资的最大因素,是宏观层面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使长期性投资望而却步,因为意味着日后投资成本的加大;其次,外资在中国投资主要还是在制造业,并且大都是外向型以出口为主,人民币一旦升值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造成不利。

两税并轨实施之时将是中国FDI流动的一个拐点,而在此之前,FDI将呈下降趋势,推出之后,由于法律环境得以优化,更公平透明,以及中国经济的增长更为稳健,FDI曲线将重新上扬。

三、FDI收益变化与成因分析

1、中国FDI收益变化

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飞速的增长,从2000到2005年间,FDI的年度流入量从2000年的383亿到2005年的791亿。而同一时期内,再投资的收益下降了:从2000年的160亿到2005年的16亿。

2、FDI收益变化的成因分析

累计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会影响未来经常项目顺差的可持续性不但出口持续扩大带来的贸易摩擦可能影响经常项目顺差的长期稳定,累计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增加也会引发同样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时候,外商完全可能将更多的本期投资收益用于下期投资,从而投资收益回汇有所减少,这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是,一旦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投资收益回汇势必加速上涨,将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直接构成巨大威胁。

四、结束语

未来我国引进外资不宜再像过去一样多多益善,来者不拒,我们应注意利用外资为本国产品获取打入国际市场的准确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鼓励本国企业到国际市场上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并通过本国企业投资收益的回汇,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长期平衡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