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

李琳郭辉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总结其规律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的诱导化疗周期的选择和放射治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回顾了实施周期诱导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使用体积测量软件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及化疗后体积的变化趋势,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结果:(1)小细胞肺癌的肿瘤体积呈现先下降后平稳或增大的趋势(2)化疗前和化疗后1周肿瘤的绝对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体积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期后化疗无效例数增多。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几个周期化疗后体积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化疗1周期后,肿瘤体积下降明显,第2周期后可能出现体积的变大。因此,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为1周。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肿瘤体积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通常采用化疗进行治疗。但在放疗的过程中,治疗的需要和放疗对人身体的影响构成了放疗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肿瘤体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肺组织剂量体积参数,因此,要积极探索介入时期是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同周期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为放疗介入时机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3月至2014年3也在我院接受化学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①病理学确定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②没有实施过肿瘤切除手术的③通过CT扫描可见肿瘤及其边界的④身体状态较好的⑤化疗周期为2~6的。排除标准:①无法通过CT获得肿瘤影响的②无法测量肿瘤体积的。所有患者的肿瘤体积均由CT获得;获得化疗前及化疗后1~6周期的肿瘤图像。每个周期所获得的图像是下一周期化疗评价的参考。在本研究中共有患者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0岁;中央型肺癌30例,周围型12例;原发灶肿瘤体积大于100cm3的16例,小于100cm3的26例;首期化疗方案为EP的25例,EC的8例,E+洛铂的6例,其他5例。本研究所采用的肿瘤体积测试软件为ImageJ。

1.2计算方法

将化疗前的肿瘤体积标记为VT0,化疗1~6周期的肿瘤体积标记为VT1~vT6。肿瘤相对体积=VTn/Vt0×100%,肿瘤体积退缩率为1-VTn/Vt0×100%。之后分别对比化疗前和化疗后1~6周的肿瘤绝对体积,比较组建差异及肿瘤体积的退缩率。退缩率大于50%的为疗效较好,小于50%的为疗效较差。分析影响变化率的因素,性别、年龄、肿瘤类型、ECOG评分,分期数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细胞肺癌肿瘤体积的变化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6个周期的化疗,在不同的周期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化疗前,绝对体积59080.56mm3,相对体积为1;1个周期后的绝对体积为41023.56mm3,相对体积为0.5691;两个周期后的绝对体积为11974.23mm3,相对体积为0.4231;三个周期的绝对体积为17456.32mm3,相对体积为0.4663;四个周期后的绝对体积为12985.60mm3,相对体积为0.4235;五个周期后的绝对体积为21023.07mm3,相对体积为0.4902;六个周期后的绝对体积为19590.05mm3,相对体积为0.3261。

2.2相邻化疗周期后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的比较

化疗前和化疗1周期后肿瘤的绝对体积和相对笔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相邻周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绝对体积(mm3):化疗前与化疗第一周对比,化疗前的体积为79254.92±56230.22,化疗第一周的体积为50253.38±47563.76,P<0.05;化疗第一周为50253.38±47563.76,化疗第二周为48563.89±45958.78,P>0.05;化疗第二周为48563.89±45958.78,化疗第三周为44852.95±42687.41,P>0.05;第三周为44852.95±42687.41,第四周为49523.07±50425.71,P>0.05;第四周为49523.07±50425.71,第五周为56451.22±42741.23,P>0.05;第五周为56451.22±42741.23,第六周为55421.88±48596.75,P>0.05。(2)在相对体积方面,设化疗前的体积为100,第一周期之第六周期的相对体积分别为61.26±54.25,50.36±45.08,58.02±56.14,57.64±49.26,69.32±46.85,74.55±45.23,化疗前与第一周期对比P<0.05,其他组件对比P>0.05。

2.3相邻周期肿瘤体积变化对比

在第一周期后,增大3例,无效率为7.14%;第二周期后,增大5例,无效率为11.9%;第三周期后,增大7例,无效率为16.7%;第四周期周,增大8例,无效率为19.0%;第五周期后,增大6例,无效率为14.3%;第六周期周,增大9例,无效率为21.4%。第二周期后,无效例数呈增加趋势。

3讨论

目前,小细胞肺癌肿瘤的治疗一般采用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来讲,介入放疗的有一定的时机,并不是越早越好,虽然有缩小肿瘤的肯呢个,但同时也能够使其增大。在本研究中,小细胞肺癌肿瘤在化疗1个周期后肿瘤体积下降明显,之后体积变化不明显,甚至增大。本研究建议采用1~2周的化疗即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金钱压力,以达到最佳的化疗效果。另外,本研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纯地图像分析并不能从病理上反映出肿瘤的控制效果。因此,关于化疗后或化疗同时是否还需要其他治疗以及最佳的化疗时期等问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殷蔚伯等,编著.肿瘤放射治疗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2]饶石磊,王旸,贾彦召.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的动态观察及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2)

[3]张纬建,邹喜,洪金省,陈群,石琴,郭飞宝.非小细胞肺癌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