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狼疮性肾炎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刘姝昱

浏阳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科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为展开本次研究将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6例作为基础研究数据,分组方式选择奇偶数排序法,患者需按照平均例数分为两组,对照组(n=48)使用环磷酸酰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服用后的肾脏功能指标以及药物在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联合用药治疗后肾脏功能的指标更加理想,对肾脏的伤害更小,观察组在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整体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对于患者肾脏伤害较小,发生率降低为24.58%,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方式副作用较少,对肾脏的保护租用更加理想,具有更加安全的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来氟米特;厄贝沙坦;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表现,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系统因素均可能研发该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临床表现为间断性的发烧、发热以及光过敏等情况,并在治疗后出现反复的发作,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康复。该疾病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为激素治疗并配合免疫抑制剂,但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对肾脏的损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使用对肾脏损伤较小的药物,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将研究围绕于狼疮性肾炎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展开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展开本次研究将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6例作为基础的研究数据,分组方式选择奇偶数排序法,患者需按照平均例数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10例,女38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为(35.41±8.6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21±2.65)年;观察组男9例,女39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为(35.37±8.5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19±2.76)年。两组患者均为狼疮性肾炎,全身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并在了解实验基本信息后,签署研究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联合药物治疗前均进行醋酸泼尼松片服用,剂量为1mg(kg/d),每天服用一次,对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如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需要酌情增加药物剂量,但是每日最大剂量需控制在60mg[2]。

对照组应用环磷酸酰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环磷酸酰胺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药物剂量选择2-6mg/kg,与0.9%氯化钠溶液100ml混合后静脉滴注,给药频率为2d/次;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剂量为0.15g/次,采用1次/d的频率,如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则需适当增加药物质量,但需将最大剂量控制在0.3g/次。

观察组则给予患者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厄贝沙坦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来氟米特则采用20mg/次,1次/d,于临睡前服用。

两组药物使用疗程均为12周,在药物使用结束后对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3]。

1.3观察指标

不同组之间的治疗质量通过患者药物使用后肾脏功能指标以及药物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治疗效果对比详细指标为:患者经过尿液检查后的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数量以及尿β2-微球蛋白;不良反应为:肾脏损伤、皮疹、肝损伤。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药物使用后肾脏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联合用药治疗后肾脏功能的指标更加理想,对肾脏的伤害更小,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药物使用后肾脏功能指标比较()

2.2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在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整体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对于患者肾脏伤害较小,发生率降低24.58%,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n(%)]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为止发病机制尚不清晰,患者在患病后出现免疫系统异常,使得B淋巴细胞出现增生的情况,对人体身体机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而狼疮性肾炎则是红斑狼疮常见并发症,患者在患病后一般通过激素进行治疗,并辅助给予免疫抑制剂,但是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副作用较大,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高血压、肾脏损伤等严重问题,因此需要对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改进[4]。

上文中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联合用药治疗后肾脏功能的指标更加理想,对肾脏的伤害更小,观察组在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整体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对于患者肾脏伤害较小,发生率降低24.58%,P<0.05。具体原因包括:环磷酸酰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类药物,对人体内的特异性抗体产生抑制的作用,可以对一些非特异性的炎症进行缓解,但是该药物在使用后副作用较大,并且药物不宜代谢,增加肾脏负担,而来氟米特作为该药的替换类药物,在使用后可对排异反应进行良好的控制,患者在药物使用后的各种不适,已经在临床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5];而厄贝沙坦作为一种对血管紧张剂受体进行阻断的药物,在使用后可以对肾脏位置的损伤进行修复,并促进肾脏内细胞的增殖,逐渐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长时间使用可对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整体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6]。

综上所述,两种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方式副作用较少,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更加理想,具有更加安全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朝辉.狼疮性肾炎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86):188+193.

[2]姜维.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34-135.

[3]戴晖,柴荣,刘谓.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07):1322-1324.

[4]陈全超,王建刚.泼尼松与厄贝沙坦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2018,38(06):108-109.

[5]刘瑞勇,曲青山,王凯,等.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对患者血清β_2-MG、ESR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3):63-65.

[6]余娴娴,朱小春,虞旭光,等.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