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

邹翠琴左川梅赵爱民

邹翠琴左川梅赵爱民(湖北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4423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与其交流的方式获得资料,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后实施。结果所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地在不同侧面存在定的心理问题,经过我们的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况大改善。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乳腺癌患者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241-01

乳腺癌是指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癌变,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1]。外科手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不论是根治术还是改良根治术,都将破坏患者的形体美,都给患者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38例,并对这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尝试,目的是提高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并进行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78岁。

1.2方法

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及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分为3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因素、性生活有无影响。

2调查结果

通过总结资料可发现:心理障碍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这心理障碍越轻,年龄越小,心理障碍越重。这与夫妻双方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所改善。

3心理护理

3.1麻醉清醒后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手术区域疼痛、引流管刺激不适、加压包扎的紧束不适感,以及一般术后的低热、精神、食欲不佳等情况,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自我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可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理由,告诉患者这是术后必要的处理和常见的临床表现。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必要时可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3.2担心预后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病人术后恢复期会因担心预后差,癌症易复发转移而产生担忧、焦虑、紧张的情绪。告知患者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采用手术、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方法的优点,了解到只要得到早期、及时、综合治疗,癌症的复发、转移是很低的,是可以战胜的。告知患者术后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消极悲观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并且坚持进行功能锻炼,生活起居规律,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营养合理少食肥肉和脂肪,多食蔬菜和水果,不抽烟,不饮酒;按时作乳房自我检查,定期随访复查,以尽早发现有无复发病灶或转移病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3对形体转变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破坏了女性的形体美,尽管术前患者已知晓术后形体可能转变,但第一时间患者都难以接受现实,多表现出自卑、回避、压抑等情绪。因此护士要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以亲切文明的用语,精湛的业务技术,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在安慰患者的同时,我们需要强调手术的彻底性,顺利的度过手术关是成功治愈疾病的关键。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反复告诫家属,尤其是丈夫,不仅要给予细心的生活照顾,还要给予精神鼓励,引导其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体谅患者,帮助患者重树生活信心,尽快重返社会。告知患者失去乳房只是外观上看来不协调,一个人的形象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弥补的,同时也让患者明白手术不会影响工作和操持家务,在情况允许时选择乳房整形、乳房再造等方式以转变患者形体毁损的不足,帮助患者恢复信心。在患者情绪稳定后对于乳房畸形或缺失等情况,可以和患者讨论术后佩戴美容胸罩,或者可以安排病人佩戴义乳,以弥补病人丧失乳房而产生的自卑感。

4小结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手术治疗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加了医学知识,对自身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对乳腺癌预后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尽快的适应乳房切除术后造成的形体的改变,影响患者使其建立对这种改变的正确认识与评价,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使其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