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病房应用初探

/ 2

“无陪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病房应用初探

陈美花张敏许妙兰

福建省南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353000

我院遵照卫生部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全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围绕“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活动主题,我们从人、财、物、时间、信息五个方面加强统筹、科学管理,在本地区率先挂牌“老年骨科无陪护病房”,应用“无陪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及时、主动、全程、规范、安全的全方位专科护理和专业性生活照顾。“无陪护理”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由91.7%上升到98.6%,陪护率由98%下降到30%,护士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得以显现,实现了医院和患者的共同双赢。

1试点病房简介

老年骨科病房拥有开放床位39张,医疗技术人员3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19人。收治范围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疾病谱涵盖骨科各个领域,包括:四肢、骨盆软组织创伤、韧带损伤、骨关节骨折脱位,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和退行性疾病,

老年骨关节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床护比情况:实际床位39张,护士27人,每位护士负责2~3个病人。

2“无陪护理”模式的涵义

“无陪护理”模式既不是禁止病人家属探视,也不是硬性禁止患者自聘护工,而是让护士把应做的基础护理工作承担起来。即护士除了负责患者吃药、打针等医疗护理外,还承担洗脸、喂饭、上厕所、剪指甲等生活护理,让病人既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护理,又不需要家属操劳的护理方式。

3“无陪护理”模式的运行

3.1完善人力配置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为试点病区增加注册护士8名,并做到学历结构上优化组合,其中,本科护士4人,专科护士2人,中专护士2人。

3.2简化护理文书遵照卫生部关于“简化护理文书,把护士还给患者”的指示精神,重新修订了“护理文件书写考核标准”,设计表格式护理记录,简化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为护士节省出用于加强临床护理的有效时间。

3.3公示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将“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上墙公示,以便随时接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监督与评价。

3.4致患者的一封公开信出台了“致患者的一封公开信”,内容包括患者自愿入住“无陪”病房并遵守相关规定的“人院协议”和“探视须知”,以此加强对探视、陪护人员管理,维护良好的病房工作秩序。

3.5科学使用护士人力我们采取护士分管床位、责任到人的分配方法,并做到管理上分层使用,即根据病人护理等级、自理能力及护士年资进行分工。设置20名护士为管床护士,分为五组,每组有护士4名。其中,设组长1名,专门负责本组重病人,以及把握本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每位管床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床位,8h在班,24h负责,全面实行责任小组、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

3.6强化护理岗位能力夜间实行4人值班,加排晨晚间早晚班和中午加强班,以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并根据临床实际细化了基础护理内容和职责,制订了基础护理工作量统计表,与年末评优挂钩,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3.7弹性调配护士人力通过全院护士电子排班系统,护理部全面掌握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人力安排情况。据此,护理部可机动调配全院护士,随时保证“无陪护理”病房的护士人力需求。

3.8落实人性化护理为需要禁食的病人制订温馨提示卡,随时提醒病人;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物品,满足老年病人需求病房设置护理筐,方便患者个人需要。

4运行“无陪护理”模式的前期准备

4.1强化部门合作服务中心负责预约各项功能检查及陪检,并协助病房护士的一切外勤工作;配餐员每日送餐到床边;所有物品领取由相应科室下送到病房。切实减少了护理人员到病房之外的工作时间,把护士还给了患者。

4.2创新设施配备医院拨专款为老年骨科更换了电子密码门,购置了6张多功能床、2辆护理车、4辆治疗车及1台床单位消毒器,从而减少了护士的来回跑动,方便了护士工作,使护士更加自觉、主动、高效地服务在患者床边。

5“无陪护理”模式的运行结果

5.1护患关系明显改善

5.1.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以提升,达到95%以上。

5.1.2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明显增强,病人有事找医生而不找护士的现象明显改观。

5.1.3护士承担生活护理,既可让家属放心回到工作岗位,又不必自费外请护工,减轻了家属负担。

5.2医护关系更加融洽实行小组责任包干制后,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更加仔细,尤其是夜间巡视病房更加到位,因此发现病情变化更加及时。能够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医生与护士沟通更加顺畅,对护士工作更加满意。

6讨论

6.1落实护理安全实施“无陪护理”,护士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生活照顾,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及早发现缶床病情变化,并提请医生进行及时处置。另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护士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保证了医疗质量及护理安全。

6.2促进观念转变开展“无陪护理”,着眼点并不是禁止家属陪护,而是让患者不再需要家属陪护。擦浴、二便护理、洗头等这些事本身就属于基础护理范畴,是护理工作内容的一个侧面,是对“护士”这一工作本来面目的还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医务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

6.3在安全管理上变被动处号为积极预防“无陪护理”试点病区制订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意外危险因素评估、高危人群特殊护理措蕊、增加护士的巡视、悬挂胰岛素注射标识等。实质上,这些安全管理措施就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变为了事前的积极预防。

6.4为百姓谋实惠喂饭、剪指甲、洗脚等病人在医院遇到的生活问题都由护士来做,让护士24h服务在病人身边,承担患者所有的治疗、生活、心理护理,彻底解决了病人对家属的依赖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的烦恼,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和身心负担。

6.5“无陪护理”不同于保姆式服务专业化的生活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时刻在患者周围,利用专业护理知识进行生活照顾,并细致地观察病情,让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护。这些专业化的生活照顾都是专业化的护理,同样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绝不等同于外界所认为的保姆式服务。总之,通过“无陪护理”模式的运行,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关注护理细节的优化,从而将所有护理行为转化为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尽力做到住院病人少陪护、无陪护、陪而不护,直至护理观念的真正更新和改进,彻底摒弃落后的服务流程,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以利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