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回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回顾

郑尧兵

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郑尧兵

日前笔者进行了一堂展示课,后来听到其他老师的反馈意见,对这一节课还是肯定的。我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做了一些简单的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都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自如。这节课之所以能收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

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朗诵,深人体会,直至领悟它的思想感情。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古人作品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我是十分推崇的。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并形成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文章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豪气奔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环境。作者自身的经历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文章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比如,南北朝时期,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文章中就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的文章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文章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有反映边塞生活的、还有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由此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所以,鉴赏古典文章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深层次地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因此,在上课开始的第一步,我详细介绍了苏轼本人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就更深了,并且知道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原因,明白了“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又成就了黄州”的道理。

二、诵读感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可见,诵读对理解文章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自己以及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1.要加强朗读。

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在教这一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很多诵读方式,如第一步可“不求甚解”地出声诵读,让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在读中整体感知。第二步自由读,结合注释

了解大意,在读中培养语感。第三步低声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反复地读,占了这一节课担当大的比重。通过多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基本上能熟读成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整体感悟的能力。

2.要联系扩充。

我们阅读余秋雨的散文时,里面有一篇是《苏东坡突围》,因为之前学了魏学伊的《核舟记》(主题是苏拭泛舟赤壁),它对学生理解苏轼被贬黄州这段经历有很大的帮助,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另外,这里有对月亮的描绘,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学生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诗书的封面……我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中有关月亮的名句。这样,把这几篇同一内容的文章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3.要想象入境。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人文章的意境之中。《记承天寺夜游》有一句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让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三、品评赏析

这一点也主要在诵读过程中来进行的。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对承天寺上空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的都不错,这不仅加强了对文章重点的把握。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大家会想到苏轼,想到他的豁达从容!总之,这次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只想说一句:本想收习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感谢语文组的全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