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曾永进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科437500

【摘要】目的:对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中心就诊的100例患者,经确诊,有50例为健康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则被分为实验组,其中,神经性皮炎患者为2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3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并将复方尿囊素软膏、卡泊三淳应用于治疗中,再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予以分析。结果:实验组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脂水平测量结果为(12.21±6.16),水和度测量结果为(20.01±4.49),对照组50例患者皮脂水平测量结果为(26.57±5.27),两组患者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泊三醇软膏、复方尿囊素乳膏及呋喃西林液用到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亚急性湿疹;皮肤屏障功能;研究

神经性皮炎属于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又可以称为单纯性慢性苔藓。该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且容易复发。神经性皮炎与亚急性湿疹是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本文将对神经性皮炎及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健康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则被分为实验组,其中,神经性皮炎患者为2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1~45岁,病程为3个月到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况参与到本次调查研究活动。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两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把相关资料(性别、年龄、体质、病情)对比分析后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有意义。

1.2实验资料

对观察组患者皮损及皮肤生物指标进行测量,将新鲜的皮损部位组织进行存档。

2.方法

本研究选择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来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在测试前,应选择适宜的条件,最佳温度为20~25摄氏度,空气湿度则为40%~60%,测试周期为治疗前阶段与就诊后第五周。在测试过程中,先对皮肤进行清洁,对同一部位进行3次测试,并选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2.1实验阶段

实验选取仪器包括:显微镜、切片机、烤箱、冰箱、耐高温塑料染色架、孵箱。

试剂选取材料包括:DAB显色剂、中性树胶、苏木素染色液、Envision试剂盒、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抗原修复缓冲液等。

在进行常规HE染色时,先利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展片、烤片、脱蜡、水洗、染色、分化、返蓝、水洗、复染、水洗、晾干、封片等步骤,而在实施免疫组Envision法进行染色时,应实施切片、展片、烤片、脱蜡、水化、洗涤、抗原修复、DAB法显色、终止显色、复染、封片等步骤。

2.2治疗阶段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准备好治疗仪器,如棉签,另外在药物选择中,选取复方尿囊素乳膏、卡泊三淳乳膏。先用卡泊三淳乳膏涂抹患处,每晚一次,再利用复方尿囊素乳膏进行治疗,每日两次。对于亚急性湿疹患者则采用呋喃西林稀释液进行治疗,整个治疗周期为4周。

3.结果

3.1治疗前测试结果分析

患者治疗前测试结果如下:我中心实验组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脂水平测量结果为(12.21±6.16),水和度测量结果为(20.01±4.49),经测试,对照组50例患者皮脂水平测量结果为(26.57±5.27),两组患者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脂水平测量结果为(17.38±6.31),水和度测量结果则为(24.19±3.93),与对照组50例健康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

3.2实验结果分析

据常规HE染色实验结果,实验组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区组织表皮角化严重,皮突加剧增长等现象,而另外30例亚急性湿疹皮损区表皮结痂严重,棘层较肥厚。从实验发现,对照组健康者并无上述病状,对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神经性皮炎又可成为顽癣,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夜寐欠安、情志不遂的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较大以及容易反复等特点[3]。该病以皮肤出现苔藓样变以及瘙痒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现代医学分析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的,情绪焦虑、抑郁、多汗、摩擦、饮食等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划分,可把其神经性皮炎划分为局限型以及播散型两种。发病部位主要包括有眼睑及腰背、骶、髋、四肢伸侧以及颈部等,其中以颈部最为多见,一般主要呈线状排列或者对称性局限分布。发病时,患者患处一般只出现瘙痒没有皮疹,但如果经常摩擦或者瘙痒容易形成栗粒般大小的丘疹,这些丘疹或呈现多角形或圆形,久而久之融合成片,呈现出苔藓样斑片。该病患者夜间瘙痒剧烈,其患处多数出现抓痕、血痂等现象。

亚急性湿疹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瘙痒、结痂、红斑、丘疹等,患者一旦患病便很难痊愈,将卡泊三醇软膏应用到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中,能对炎症有所缓解,而复方尿囊素乳膏的应用则能缓解患者皮肤干燥,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综上,将卡泊三醇软膏、复方尿囊素乳膏及呋喃西林液应用到神经性皮炎、亚急性湿疹患者中,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琼.神经性皮炎和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临床及实验室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1-12.

[2]李邻峰.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解读湿疹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2012,30:7+10.

[3].特应性皮炎的病理生理学[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02:235-247.

[4]曾招林,卢井发,陈晓明,叶小英.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2:1309-1310.

[5]刘琪琪.尤卓尔软膏治疗湿疹及神经性皮炎临床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0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