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宋飞

宋飞(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边界清楚,含脂肪肿块,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其中单侧17例和双侧18例。肿瘤直径0.5~23cm。CT诊断率100%(35/35例)。结论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扩展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简称AML)来源于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因瘤内包含程度不等的脂肪、平滑肌及血管成分,故得其名,既往认为肿瘤由上述三者组成的“瘤样畸形”,又称为肾脏错构瘤。现搜集我院近5年来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AML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不典型CT表现进行重点讨论,以提高肾AML的CT诊断准确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1例肾AML患者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8~80岁,平均42.5岁。其中右肾7例,左肾12例,双肾病变者2例。无自觉症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者16例,腰腹部酸胀、不适者4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1例,腰部或腹部可触及包块者2例,急腹症及出血休克者1例,结节型硬化就诊发现1例。21例均行CT检查。

1.2CT检查CT检查采用Siemensemotion16排螺旋CT扫描。先行CT平扫,后行三期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90ml的碘海醇,快速静脉团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0s行肾脏皮质期增强扫描,60-90s行肾脏实质期扫描,4min作肾盂期扫描。扫描层厚2.5mm、层距2.5mm,感兴趣区1.25mm薄层连续扫描。

2结果

肾脏体积增大,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瘤体直径12.0cm,直径≤3.0cm者3例。根据CT所见瘤灶内脂肪密度含量的区别,将本组病例分为3种类型。①多脂肪型:15例,CT平扫肿块内可见较多的脂肪密度,CT值约-120~-22HU,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病灶未见强化。②少脂肪型:4例,病灶CT平扫较肾实质略低或呈等密度,CT值约-26~35HU,增强扫描见肾实质明显强化,病灶均轻度强化,此类型病灶经过追加薄层扫描及图像放大处理后均检出脂肪而被准确诊断。③无脂肪型:2例,病灶平扫均未见明确的脂肪密度影,CT值41~55HU;1例呈略高、等、略低混杂密度,CT值25~45HU。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显著强化与肾皮质密度相仿,1例轻中度强化,实质期与延时期密度下降。

3讨论

3.1肾AML的CT表现CT诊断肾AML的关键是测得肿块内的脂肪成分[1]。CT平扫表现为肾脏外形增大,可见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肿块,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形状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部分肿块可局部突出于肾包膜;肿块内很少出现钙化;增强扫描3种成分强化不一致,肌肉血管成分明显强化,而脂肪软组织不强化。

大多数肾AMLCT上可见典型的脂肪密度,容易诊断,但少数肾AMLCT上看不到脂肪密度,致诊断困难。主要原因有:①脂肪含量很少或者无脂肪。肾AML内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构成比例有很大差别,当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血管组成,而脂肪组织含量少或呈分散的小灶性分布时,CT上测不到典型的脂肪CT值。②肾AML合并肿瘤破裂出血。肾AML出血掩盖瘤内脂肪密度,或者发病时间过长、血肿机化,可失去影像学特征而造成误诊[2]。③肿瘤直径≤3cm,瘤灶太小,部分容积效应使CT测量值偏高,导致CT扫描难以发现特征性的脂肪密度影而误诊为发病率更高的肾癌;或脂肪含量极少的病灶,有时即使行薄层扫描及放大处理后测量亦难发现其中的极少量脂肪成分,故CT诊断较为困难,此时需应用薄层扫描、感兴趣区像素CT值测定和增强扫描技术。薄层扫描能增加CT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对肿瘤内少量脂肪显示帮助大。

3.2肾AML的鉴别诊断①肾细胞癌:少脂或无脂肾AML需与肾癌鉴别。两者均为实质性肿块,增强后对比剂均可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肾AMLCT扫描一般较均匀,而肾癌易坏死而不均匀。对于肾肿瘤CT检查有脂肪组织和钙化首先应排除肾细胞癌。②肾畸胎瘤:罕见,除有软组织及脂肪成分外,另一特征是有钙化或骨化影[3]。

综上所述,肾AML诊断关键是采用窗技术薄层连续扫描多点位测量脂肪成份,认识不典型肾AML的CT表现,注意鉴别诊断,结合临床资料大部分能作出诊断或可能性诊断,对制定手术方案有帮助,而不致于误诊为肾癌而行肾根治术。

参考文献

[1]周康荣主编.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76.

[2]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21.

[3]强永乾,孙兴旺,李妙龄,等.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附24例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11(5):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