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研究杨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研究杨赛

杨赛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众的居住用地也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房屋建筑越来越高,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应用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岩土应力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而且在建筑载荷的影响作用下,基底下部也有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情况。如今桩基础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会明显优化建筑物的平衡力,也会强化建筑物的承受力,能有效抑制建筑物体深陷。

1桩基础技术的分析

第一,灌注桩,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桩基础技术,从成孔角度分析包含钻孔灌注、干作业、成管灌注桩等。在黏土及粉土地质主要采用干作业技术,利用机械和人工钻孔可起到良好的效果。第二,振动沉桩,这一技术主要是借助自身重量和顶部的振动来起到沉桩效果,工艺较为简单便捷,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结构特性产生较大噪音,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第三,预制桩,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振动、静力压、锤击等方式将桩基础打压到相应的位置。这些方式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如振动和锤击其沉桩过效率高但产生的噪音较大,水冲击方式其产生噪音小但沉桩效率较低。静力压其沉桩过程不产生噪音与振动但相对而言其沉桩效率较低。

2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对土建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加大。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不达标,技术不合格,营业执照的合法性也不完善,但他们仍然参与到建筑施工的队伍中,这就导致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呈现倾斜的状态,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问题导致的施工不合格现象也常常出现,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建筑物的荷载能力不足或者地下水的不断撷取情况下,就会出现建筑物塌陷的现象,沉降指数下降到一定的极限时,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加强现场勘查工作,合理运用桩基础技术,使得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

3.1做好放线的准确定位工作

土建工程中桩基的有效确定是工程顺利运行的保障,在实际的施工中个,桩基础放线的定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工作的水平与工程施工的难度具有紧密的联系,放线定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确桩基的位置,可以使得工程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分析和研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的测量,保证桩基自身的平稳性,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振动沉桩

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会对建筑工程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合理性。在振动沉桩施工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振动器,使得桩基础的密度有效增大,同时也强化桩基础的承受能力,保证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应用该技术岩土的密度会不断增加,这是因为采取振动沉桩处理,岩土会受到振动器的影响,进而不断产生收缩,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良好运用这一技术,就要全面考察施工地点的土壤。通常情况下,该技术在粘性相对较小的土壤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此外在打桩时,应注意控制好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钻孔和清洁工作

钻孔是整个桩基础工程的重点环节,其对精准性要求较高。在钻孔时应将护筒压实,实施观测钻孔和钻头,防止塌方事故、钻孔偏离、钻头掩埋等问题的出现。其次泥浆需随着钻孔的过程均匀灌入,因此需保证适当的钻孔速度。如在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水问题应立即停止钻孔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再次在钻孔深度达到工程要求后需对孔径进行清洁工作。可以采用原浆灌注的方式来清洁钻孔,保证所排出泥浆没有颗粒物质,且其中泥浆比例需大于1.1,含沙量小于2%,清空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2米。在钻孔、清孔的作业完成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当验收检查完成后需及时进行钢筋笼安装与混凝土灌输的作业,在灌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使用喷水进行第二次钻孔清洁。

3.4安装钢筋笼与灌输混凝土

这一环节是整个桩基础工作的基础内容。第一,使得成孔器械能够保证平稳,与中心位置偏移不得超过1%。第二,钢筋笼的制作一般情况下选择5字头焊条,以此来保证焊接的稳固可靠。第三,在钢筋笼吊装中在中心线与孔径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需轻缓下放,当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对钻孔进行加固处理。第四,在灌输混凝土之前首先检查孔底沉渣是够满足工程要求,如超出需进行沉渣处理。把混凝土的灌输导管放置离孔底约40厘米处,实时观测灌注时间和情况。第五,在混凝乳灌注之前还需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测量,如存在实际厚度高于设计高度的情况时需,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喷射处理。

3.5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这一技术的优势是原理简单、便于操作。在土建工程中应用该技术,是在重力和压桩机的作用下,把预制桩打入指定位置。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不足。对于岩土层来说,当打桩的深度不断增加,所承受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加。此时地质损害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正是因为如此,应用该技术可能会出现地质灾害问题。为此,要切实保证打桩连续性,有效避免出现施工问题。静力沉桩与挤土桩类似,但是对于饱和的黏性土来说,已经没有空间可挤。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有可能会发生挤土效应。表层现象就是土层向桩挤压,造成桩上浮,这就意味着桩基础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在施工时加大桩的中心距会减缓桩之间的影响,进而避免出现桩上浮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只有部分桩会发生挤土效应,此时桩周围的土体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所以在考虑是否扩大桩与桩之间的距离时,还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

3.6注意事项

采用导管法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时,应当对如下事项加以注意:要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拌制好的混凝土应当在初凝前用完,随着孔内混凝土的不断升高,应当对导管进行及时拆除,所有拆下的导管应当进行冲洗,避免浆液凝固造成堵管;灌注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如可将钢筋笼的上端与孔口进行固定等;桩顶超灌的高度应当控制在80-100cm左右,这样除了可以使桩顶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保障之外,还能避免混凝土浪费;灌注完毕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防止早期开裂。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桩基础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重现场勘查工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环境,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并要加强工程的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实际施工与方案中不相符合的地方,并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效果,推动我国土建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攸明亮.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14~15.

[2]王洪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66.

[3]陈贡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50.

[4]张天逸.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