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实训课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中职化工实训课教学探究

贾文俊

贾文俊(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500)

摘要:新课改对化工教学带来的思维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使实训教学质量最优化,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实训教学能唤起学生求职的欲望,激发激情,是每一位化工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怎样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打破旧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助于学生抒发激情的和谐评价,消除恐怖氛围让学生乐学、想学、就成为我们共同努力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化工实训课探究

化学工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将成为最前沿的“中心学科”之一,是许多边缘学科、尖端学科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学科。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工知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化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用崭新的教育思想引领着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新的化工学科教学。

一、创设轻松安全的氛围,实施化工实验的探究式教学

学生的恐怖心理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近几年雾霾天气在全国的侵袭,使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质污染更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生活环境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实验课都要从安全的角度教会学生应有的实验技能,解除学生疑虑,无疑探究式实验是最佳的选择。如何实施化工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呢?

首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让学生课后分析思考,提出设计方案,通过亲自实验摸索,最终得出结论。如简化流体动力学中伯努力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探究该方程的应用和延伸。可删除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如传热中的辐射基本定律、因次分析法等内容。精简便于创设探究情境,能够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要适当拓宽课程内容,引入新知识。只有熟悉、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化工分离方面,膜分离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分离方法,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既可用于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如除去细小颗粒、细菌等,又可用于分离气相及液相混合物,且操作条件温和。因此,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增加膜分离是必要的。还有,目前市场上研发了许多新型传热管,传热效率极好,市场上广泛使用,这些都说明《化工原理》课程应增加部分新内容,介绍新技术、新设备,与时俱,充分利用新型技术增加实训的新颖性和实践性。

二、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充分实施探究式教学

新的教学改革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对于一个实验课题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思维方法可能有多种,究竟哪一种更为合理、完善,会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首先将学生分组,一般5~7人一组,动手能力与理论能力互补搭配为佳,先分小组讨论出不同的方案,然后教师将每一组的设计方案列在一起,再让学生分析、比较。在积极商讨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向他人的主张挑战,勇敢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自身经验的理解。这种讨论对话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传统式教学要与探究式结合使用,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学,但它在教学中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探究式教学往往会给运用者造成误导,认为探究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探究,形式多采用分组教学,多媒体一拥而上,形式花哨,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搅乱了课堂秩序。

三、科学评价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每一名学生在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是化工新课程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1.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在建构主义模式下,学生应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充分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来获取知识,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体会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知识,多渠道获取、验证探究实践的假设,最终得到合理的结论。学生只要在探究过程中实施了科学的方法,即使不完善,也应充分肯定其所做的努力,鼓励他们。

2.正确评价学生合作情况。对于每一个探究实践,实践的过程设计、理论推测、动手实践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科学、严谨。这种工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合作时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出现消极后果。这样不利于学生个人品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纠正,同时对于团结合作的组别要大力倡导,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3.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衡量成败与否并不能仅仅根据结论来定,关键是看结论是否尊重客观事实、方法是否科学。探究结论应以一个书面实验报告来完成。完成实验报告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反映学生的探究成果。通过完成实验报告,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避免出现常见的表述问题,如将原因、性质、反应条件代替实验现象,或表述不完整等,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不尊重客观事实胡凑数据、乱填实验现象。通过教学实验报告的评价,为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