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类型及解决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错别字类型及解决办法

崔茂盛

【关键词】古老汉字;表意文字;民族文化Typesandsolutionstypos

CuiMaosheng

【Abstract】AncientChinesecharacterslive,isatypicalideographiccharactersandtheever-changingshape,richinsubtlemeaning.Inordertoexpressemotion,communicateeffectively,itisnecessarytotheproperuseofChinesecharacters.Withaviewtoguidepeopleto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properuseofChinesecharacters,andinlearning,livingandworkingintheproperuseofthewordgoodhabits,cultureheritageinordertobetterenhancethehumanisticquality.

【Keywords】ancientChinesecharacters;ideographic;culture古老而鲜活的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字形千变万化,字义丰富微妙。为了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地交流沟通,就必须正确使用汉字。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使用汉字时,出现的错别字却越来越多,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对此,具有指挥棒作用的国家高考对正确使用汉字赋予了更多的分值(作文中的错别字一字扣1分),以期引导人们要高度重视汉字的正确使用,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养成正确用字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增强对错别字的理性认识,我作了一些探讨总结,以供参考。

1常见错别字的主要类型

1.1错字:无中生有。错字,是本无其字,是粗心者随意增减笔画等而生造的字。汉字字形约定俗成,有固定的写法,千万不可无中生有,胡写乱造。如:把“步”的下面错写成“少”,给“武”字强加一撇,硬使“迎”的内部变成“卯”。

1.2别字:五花八门。别字,是本有其字,属于用字错误,是在使用时张冠李戴而错用,造成表意混乱,让人费解。

1.2.1音同(近)而误用。如:“唉-哀”同音,便把“唉声叹气”误写成“哀声叹气”;同样,把“烦躁不安”误写成“烦燥不安”;把“寻物启事”误写成“寻物启示”。

1.2.2形近而误用。如:“稗-俾”形近,便把“稗官野史”误写成“俾官野史”;同样,把“赌博”误写成“赌搏”;把“草菅人命”误写成“草管人命”。

1.2.3义近而误用。如:“戴-带”义近,便把“披星戴月”误写成“披星带月”;同样,把“筹集资金”误写成“筹积资金”;把“鸦雀无声”误写成“鸦鹊无声”。

1.2.4误解词义而误用。如:误解“一筹莫展”(筹:计策;办法),以为是“一愁莫展”;误解“平心而论”(平心:心平气和),以为是“凭心而论”(凭心:凭着良心);误解“仗义执言”(执:坚持。执言:坚持说应该说的话),以为是“仗义直言”(直言: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1.2.5音、形、义综合症。如:“孪-挛”音同、形近,便把“孪生兄弟”误写成“挛生兄弟”;“略-掠”音同、义近,便把“攻城略地”误写成“攻城掠地”;“使-驶”音同、形近、义近,便把“见风使舵”误写成“见风驶舵”。

2错别字的解决办法

2.1据义推形:汉字是表意文字,根据意义来推断该用哪个字,是避免用字错误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①整体把握,词义是什么?②局部考查,字义是什么?③综合分析,所用之字是否符合词语语境?(在理解字义时,要善于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80%以上的汉字都是形声字,一定要学会从分析形声字的形旁入手来辨析字义,这是领会字义、正确用字的一大诀窍。)

如:“脉搏”的“搏”字,常误写成“膊”。请从形旁分析:“搏”字,扌旁,有搏动、跳动之义,正好与“脉搏”(血脉跳动)相吻合;而“膊”字,月旁,与肉有关,有胳膊义。又如“改邪归正”的“邪”字,常误写成“斜”。应该先辨析这两个音同义近字(“邪”字,贬义词,不正当、不正派等;“斜”字,中性词,不端正、倾斜),再联系语境整体把握,就彻底明确了。

2.2结构推形:很多词语(尤其是四字成语),其组成结构相同,处在对应位置上的字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从结构上推断字形的正误。

如:“山青水秀”有错吗?“青”可与“绿”相对,都是一种色彩,如“青山绿水”;“秀”当与“清”相对,都有清秀美丽之义,故该“山清水秀”。“惊滔骇浪”有错吗?“滔”字,动词,指大水弥漫,如“波浪滔天”;“涛”字,名词,大波浪,正好“涛”与“浪”相对,“惊”与“骇”相对。

2.3不能用近义字替代:主要是成语,它具有固定性,其写法早已约定俗成,故不能用近义字替代。如:“绵里藏针”不能写成“棉里藏针”,“舐犊情深”不能写成“舔犊情深”。

2.4集中形近字,比对区分:把字形相近的字归集到一起,同台亮相,以看清各自的笔画、偏旁特点,比对区分它们的读音、意义,就能有效避免混淆不清的情况。如:“己-已-巳”系列,“戊-戍-戌-戎-戒”系列,“用-甬”系列中的“佣-俑-拥-捅-痈-痛”。

2.5看清字形,不可马虎: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精妙无比,一笔一画总关情,多不得,少不得,马虎不得。如:“杳”字多一横就成了“查”;“拆”字少一点就成了“折”;“啄”字少一点就成了错字;“考”字下面多一横写成“与”,你就成“造字先生”了。

无中生有的错字主要是马虎所致,因此要养成认真看清字形的良好习惯。五花八门的别字是错别字的主流,这种误用汉字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到位,所以识记、辨别汉字字形,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字义、词义,整体把握,理解记忆。只要真正看清了,真正弄懂了,错别字是一定能够杜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