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1

浅谈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黄大猛

黄大猛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中心小学(553204)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基础。抛开识字谈论阅读以及口语交际,无疑是缘木求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面对如此庞大的识字量,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为了落实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个步骤。

1教会学生给生字分类

常见生字分为两类,一是会写的字,二是会认的字。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叫准它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2课上,教给识字方法

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误。

2.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

2.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2.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2.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学生(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2.6朗读中识字。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第二步,诵读课文时,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用着重线标出这些生字,既要正音,又要理解字义。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3课后,利用纠错登记簿,进行加深记忆

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出《纠错登记簿》,格式如下:写错的字改正出错原因出错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