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对外语测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3

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对外语测试的影响

杨传红

【摘要】外语能力通常分解成知识和技能,社会对外语能力的期待是,不管你的外语知识如何,只要能熟练运用外语就行。因此,外语测试必然要重视对交际能力的测试,促进外语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外语能力;外语测试;交际能力

我在一所大专院校里教过书,任英语专业班的课。课堂提问,学生用英语回答时,大多数同学要能连续说三句话不犯语法错误而且表达清晰得体,那是件很让人欣慰的事情。批改他们的作文,更是让我头疼,很多句子都是地道的中式英语,中国人一看就懂,但我可保证,英语本族语者读上三遍也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如果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大专阶段也至少学了六年到九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什么呢?很多人会说,中国应试教育导致的,太不重视培养能力,学生只会考试,外语能力太差,究竟何为外语能力呢?外语能力的界定对外语测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通常把能力分解成知识和技能。知道一条规则、具有该规则的陈述性知识是一回事,该陈述性知识能否成为程序性知识、用于表达思想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外语考试只考查静态的知识,忽视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则考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语言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知识体系的有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进行恰当的交际。以往的外语教学偏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另外几种知识,其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的大学生经过8至10年的英语学习后仍然不懂得口、笔头交际的谋篇布局,交际中往往违反语用原则(例如使用不得体的语言),遇到表达困难时不懂得用交际策略进行补救。无法开口动笔是因为缺少语言基本功:语言运用流利而不得体则更加危险(例如遣词造句无意中伤害了对方),因为外国人一般认为,能流利使用语言的人是应该懂得相关交际规则的。有时候无心的失误可能被理解成有意的伤害。外语教学的片面性造成两种现象:聋哑英语和流利傻瓜。构成语言能力的技能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是融语法(及词汇)、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于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显性的、有意识的知识不能保证自发的、自动的语言运用。只有完全内化的、隐性的、潜意识知识才能驱动自由流利的表达。交际中一边运用语言一边思考规则往往出现停顿、犹豫、重复、转换话题等,这种监控甚至会导致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所有这些都说明有关知识掌握不全、掌握不到位。语言能力的构成没有提到词汇,不是因为词汇不重要,而是因为词汇本身就是语法知识的载体,也是体现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的手段。在语言能力的构成中单独列出词汇是不妥的。

以往的教学大纲没有抓住语言能力的实质,一般只罗列语法项目和词汇表,引人误入歧途。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记住了某词的基本意思、能在阅读中识别它不等于掌握了该词。只有懂得了词的横向与纵向关系并能实际运用才算真正掌握了该词。成人掌握的母语词汇量因人而异,驾驭词语的能力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我们衡量语言表达力的重要指标。掌握多少词语、哪些词语才算具备成人语言水平仍无定论。

总起来说,通常意义上的外语语言能力含有三个层面:抽象的陈述性知识体系、运用语用知识的技能(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体系)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即我们听Þ读、说Þ写的语句、语篇)。这样的语言能力框架不但对制定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益,而且能指导外语测试的设计。

抽象的陈述性知识体系属于理论工作者(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研究范畴,运用知识的技能是大纲设计和考试评估覆盖的体系,语言的实际运用则是测试或语言教师能直接观察到的语言行为。可以看出,社会对外语能力的期待是,不管你的外语知识如何,只要能熟练运用外语就行。外语测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要再热衷于开发所谓“客观的”知识型的多项选择题,而应该把研究视点放在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上,力争全面考查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外语教学产生正面影响。

据B1Spolsky考证,正式的语言测试起源于中国。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英语测试却于20世纪中叶诞生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学术界广为接受的四段法,把几百年的英语测试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前科学时期;(2)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3)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4)交际语用时期。我们现在正处于交际语用时期。

70年代初,随着社会语言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语言功能、语言变体和社会文化原则逐渐达成共识。同时,功能语言学的系统功能理论及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开始流行,从而引发了外语教学界的一场革命,一种新的教学法——交际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在21世纪,交际式教学法会日臻完善并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

外语教学法的改革必然带来外语测试法的巨大变化。但总的说来,测试理论往往落后于教学理论。就交际式测试理论而言,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B1Spolsky、Upshur和Jakobovits等人就提出建立衡量交际能力的测试理论(Briere1969:3337),但真正系统的研究则始于70年代,在8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趋于成熟。交际式测试法会成为人们理想中的福地吗?下面拟从两个方面对交际式测试法加以介绍:1.理论基础;2.测试实践。

1.交际测试的理论基础

从交际式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掌握一门外语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能够用外语(目标语)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目的。因此,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显然,交际测试所要衡量的也正是考生的交际能力。但什么是交际能力呢?这是交际测试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1967年美国人类学家Hymes首次使用“交际能力”(commu2nicativecompetence)以来不少语言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是Hymes(1972)的交际能力观及Canale和Swain创立的针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与测试的交际能力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该模式在应用语言学界独执牛耳,颇具权威(PeterSkehan1991:8),为外语测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基础。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他们对语言能力实质的富有开创意义的探索,为测试内容及评价标准提供了指导思想。(2)强调语言能力的高低应通过对语言行为的衡量来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交际测试的实质是行为测试。(3)交际测试法不应该排斥综合测试和分离式测试的方法。“尽管据认为应该用综合测试来衡量交际能力(例如,Oller1976),但似乎在我们所倡导的交际法当中,分离式测试也是可用的。”(1980:3425)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对交际式测试的发展极为有利。不过,这个模式还不够完善,Skehan(1991:8)指出,该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1)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怎样把交际能力转换为交际行为?(3)怎样把这四个方面融合成整体的交际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Lyle1F1Bachman发展了Canale和Swain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被Skehan(1992:15)称为“语言测试史的里程碑”。

Bachman的交际测试理论模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交际语言能力模式(ATheoreticalFrameworkof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简称CLA模式)和测试方法层面模式(AFrameworkofTestMethodFacets,简称TMF模式)。

交际语言能力(CLA)模式

Bachman认为:(1)语言能力应包括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知识:(2)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能力的成份之间互相作用。Bachman用图1形象地表示出CLA的构成及其成份的内在关系。图1中的知识结构指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交际双方(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环境、话题和目的等。Bachman认为,CLA包括三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其中,心理生理机制指人用语言交际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生理过程完成的,有视觉和听觉渠道,生成和接收方式等。目前对该机制的具体操作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着重谈谈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两部分: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其中每种能力又可以分成更小的范畴(见图2)。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对一定语境中相关信息的判断、取舍和语言使用者对语义的协商等。各种知识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Bachman吸收了他们研究成果的积极因素,并试图建立一个较为宽泛的交际策略能力模式。他认为策略能力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评价,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1)评价策略

其策略有助于我们判断:需要用哪种语言(母语或外语)以便更有效地交流信息;需使用哪种语言变体或方言以便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对方(interlocutor)的能力和知识;交际目的实现的程度。

(2)制定计划策略

其策略可以使我们选择有关的语言知识(语法的、语篇的、言外的和社会语言的),制定一个达到交际目的的计划。在单语语境中所用的知识来自于母语(L1)语言能力,如果在双语或外语语境中,那么这些知识就可能来自于母语、语言使用者的中介(过渡)语的规则系统(L1)或外语(L2)。

(3)执行计划策略

其功能是通过适当的心理生理机制把上述计划付诸实施。比如,在接受性的语言使用中,要用视觉和听觉技能。Bachman认为上述三种策略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它们与语言能力和语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Bachman看来,影响语言测试行为的因素除了CLA之外,还有测试方法等。为了具体阐述测试方法在交际测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TMF模式。

测试方法层面模式

上述CLA模式探讨了交际测试究竟测量什么的问题,但采取什么方法衡量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呢?测试方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近些年来,Hawkey(1982)、Weir(1983)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式。正是对其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Bachman创立了自己的测试方法层面模式。该模式把测试方法分为五个层面:测试环境;测试说明;考试材料的输入方式;答题方式;输入和答题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考生交际语言能力的评价最终要依据测试成绩。决定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CLA和TMF。不过,另外两方面的因素也不应忽视:考生的个人特征,如性格、文化背景、认知能力、性别、年龄、考试时的身体状况等;难以控制的因素,如交际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测试方法之间的互相影响,评分错误等。

2.交际测试实践

交际测试法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之后,最先在英国得到重视和推广,然后影响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国。较大的组织交际测试的机构有:

(1)TheAssociatedExaminingBoard(TestinEnglishforEducatedPurposes,简称TEEP)

(2)TheBritishCouncil/UniversityofCambridgeLocalExami2nationsSyndicate(InternationalEnglishLanguageTestingService,简称IELTS)

(3)UniversityofCambridgeLocalExaminationsSyndicateRoyalSocietyofArtsExaminationsBoard(UCLES/RSA)

(4)ForeignServiceInstitute(OralInterview)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性英语考试的TOEFL也受到交际测试潮流的冲击,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使该测试更加“交际化”的问题(Weir,1990:14)。可以说交际测试法业已成为外语测试界的主流。

总体来看,我国的外语教学与测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交际教学法开始在我国的一些高校和出国人员培训中试用。一批语言学家和教学专家开始介绍和研究交际教学法。在教材方面,李筱菊教授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1988)开我国交际英语教材之先河。后来,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Longman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以交际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新编中学英语教材。90年代初,《新剑桥英语教程》(14册)(Swan&Walter1992)和《展望未来》(14册)(Hopking&Potter1994)先后在我国出版。一些交际口语教材,如彭青龙的《世纪之门英语口语》(1998)等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以上教材的发行无疑促进了我国交际教学的发展。随着交际教学的发展,一些外语教师开始尝试用交际测试的理论来指导英语测试。从1994年开始,南京大学受全国英语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在全国进行了五轮英语专业四级录音口试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引人注目的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实施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该考试已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大专院校试行。

交际测试的理论和实践说明交际测试法是迄今为止较为科学完善的外语测试方法。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正得以逐步解决。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交际式测试的推广提供了条件。悄然兴起的机助测试不仅节省测试项目,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量误差,而且使交际测试的大规模推广成为可能。另外,电子评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交际测试中的主观题评分的信度大大提高。如美国的ETS采用计算机语言技术开发的电子作文打分系统,与人工阅卷相比,准确率已达87%~94%。因此,交际测试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性的外语测试的主流。我国的语言学家和广大外语教师应当投身于外语测试法的改革当中,从我国外语测试的实际出发,借鉴和发展交际测试理论,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外语交际测试模式作出贡献。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能力。

【参考文献】

[1]Bachman,LFFundamentalConsiderationinLanguageTesting[M].Oxford:OUP1,19901.

[2]]Bachman,L1F1&A1S1Palmer1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M].Oxford:OUP1,19961.

[3Spolsky,B1MeasuredWords[M]1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19951.

[4]韩宝成.L1F1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5]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6]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

[7]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

[8]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

作者简介:杨传红,女,山东临沂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