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的作业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风光无限”的作业本

朱翠花

“风光无限”的作业本

朱翠花

(山东省高密市河崖中学261504)

【摘要】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指古代行兵打仗,以正面部队交锋,以奇兵取胜。其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也按照这个策略运转吗?中国不是有“一招先,吃遍天”的说法吗?因此这些策略在教育领域中同样适用。学生作业本的巧妙利用,就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学生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续,是知识反馈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制定下一堂课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但教育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不堪入目,甚至错题连篇,却引不起有些教师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好像不关心学生作业的质量,而是对学生作业的数量感兴趣,这似乎与本学校的业务检查有关。因此作业本存在着名存实亡的尴尬,并且作业本上教师的批语也没有,只是机械地打上对错号,写上甲、乙、丙等字样来搪塞和应付,根本激不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作业本;沟通;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46-02

学生的作业本本是“风光无限”,完全可以成为师生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成为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对此,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受到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为了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我把学生的评价集中为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态度诚信,根据学生的表现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三个等级,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由高到低依次分为1、2、3三个等级,然后我把这两个方面结合搭配起来评价依次分为A1、A2、A3、B1、B2、B3、C1、C2、C3、共九级评价。即态度好,有诚信也有能力的为A1。态度蛮横不讲理,一点诚信没有,能力也很差的为C3,因此,即使你能力很强,头脑也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但态度不忠诚,做作业敷衍了事,书写不认真,作图不规范,这样的学生也不会得A级,只会得B1级。相反,虽然你能力确实有限,但学习态度认真,对自己的学习忠心,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了,虽然作业中出现了不少的错题,但照常可以得A3级。虽然说有C1、C2、C3级之分,但在具体操作中并不常用,偶尔使用,为的是让学生在心中潜意识地认识到自己没有到最低级的程度,还有比自己差的学生,这样对于能力稍差点的学生默默地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使他们也能品尝比别人强的喜悦和自豪,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继而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树立起来,学习的干劲和成绩自然而然地得以提升。

现实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某个同学确实学习很刻苦努力,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除及时地加以肯定他们的学习精神之外,还应适时跟上指导措施,因此单纯地改革学生评价好像有点势单力薄,引不起共鸣来,还必须有后续手段。所以我创设的第二道风景就是在作业本上写评语。

鲁迅先生不是早就呼吁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吗?我们何不东施效颦一下呢?在作业本上给学生写评语,实际上是效仿语文老师给学生批作文的做法。这样做相当于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从而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个评语是学生上课听讲、发言以及完成作业情况的一个综合评价。恰如其分的评语,就会像严冬的一缕缕阳光,给同学们带来一丝丝暖意,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当然评语内容可长可短,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无病呻吟。课间,当作业本发到学生手中时,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像欣赏大年三十的对联一样激动,争相传阅。而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喜悦,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这与以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发下作业本来学生连看都不看,这差距虽不是天壤之别,但也可算是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缘于老师对他们劳动的尊重,缘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爱心。这评语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另一方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老师希望学生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委婉地提出来。诸如我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到:“老师很欣赏你课堂上积极向上的发言及独到的见解,如你在遣词造句上再斟酌一些,语言再准确一些,你会更完美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你付出的汗水,会有鲜花相伴。”“只要你的字写得再潇洒一些,你会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想看的,我愿你给我和同学们一个惊喜”,“如你在学习方法上再探究一下,那你的成绩会扶摇直上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在你不懈的努力下,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会呈现在你的面前”等等。

既然是沟通,应该是相互双向交流,老师不能唱独角戏,因此,我创设的第三道光景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之余,在作业本中写上自己的学习反思、对老师讲课的意见、建议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反映的相关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在作业本中写道:“老师,感谢你精彩的评语给了我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是你让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现在我在其他学科上进步也不小”,我看后感觉到很欣慰,这个思想和学习上的后进生终于在我精心写给他的评语中的一次次鼓励,有成效了。还有的学生写到:“老师,你讲课浅显易懂也很逻辑,只是表情严肃了些,能否温和舒展一些”,“老师,你讲的知识有点多,我们接受起来有点难度”,“老师,你讲得快了,我们的思维跟不上你的步伐”,“老师,有个别的学生抄袭作业”,“老师,咱班有个别的学生吸烟”,“老师,我由于前几天感冒了,没有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能不能抽个时间给我补上”等等,我针对学生学习实情的真实流露,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及学生的合理要求也做了详尽的解答和处理。通过这种渠道很好地解决了好多的问题,使我及时摸清了学生学情的脉搏,及时地听到学生的心声,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不善于与教师和家长沟通,有什么事好憋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不轻易让别人知道,他们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不想让别人干涉。能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表达出来,会使教师避免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以上这些措施在有条不紊的实施着,收到了“出奇兵”的效果,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后来我发现每个班中总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错题率很高,也影响了他们的士气,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突然顿悟,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没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他们的发挥。于是我立刻做了调整,布置作业不再搞一刀切,而是体现弹性特点,做到布置作业分层次,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在内的必做题,而稍有点难度的选做题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这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特点。通过这一调整,原来愁眉不展的那些学生,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只做必做题的同学,由于信心的建立和积累,也步入了做选做题的行列。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不免总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愿存在的不足能及时得以弥补,愿作业本风光依旧,风景这边独好,愿作业本的使用更加规范,充满生机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