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呼吸功能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呼吸功能变化

陈琳黄红云郗海涛解自行张峰刘彦铖肖娟周长满

陈琳黄红云郗海涛解自行张峰刘彦铖肖娟周长满

(北京市虹天济神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4;北京康复中心神经外科北京100144;

泰山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44)

【摘要】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嗅鞘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资料115例,其中女31例,男8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9.2岁),病程0.5年~12年(平均3.3年)。按照ElEscorial诊断标准确诊者98例,很可能者11例,有实验室数据支持很可能者6例。术前及术后6~32天(平均17.9天)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活量、最大呼气压与最大吸气压术后较术前增加有显著意义。(2)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术后较术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鞘细胞脑移植后近期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呼吸功能。

【关键词】嗅鞘细胞;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呼吸功能;临床

【中图分类号】R74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11-01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导束,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患者多于发病后3~5年死亡。合并呼吸肌麻痹是ALS最主要的死因,ALS患者常常由于呼吸肌无力导致长期慢性缺氧,某些患者的脑缺氧症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出现急剧恶化,导致意识突然丧失[1]。近年来,我们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A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系列研究[2-4]。本文对ALS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的肺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ALS患者且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测115例,其中女31例,男8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9.2岁),病程0.5年~12年(平均3.3年)。按照ElEscorial诊断标准确诊者98例,很可能者11例,有实验室数据支持很可能者6例。

1.2方法:115例患者接受嗅鞘细胞移植术(手术方法见相关文献报道[2-4]),术前及术后6~32天(平均17.9天)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仪器使用日本产CHEST-肺功能仪HI-801,手术前后同一病人由同一医生进行肺功能测定。选取肺功能检测指标:肺活量(VC,%),最大呼气压(MEP,meas),最大吸气压(MIP,meas),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对术前术后肺功能指标的均数应用配对t检验。肺活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术后较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术后较术前增加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1:

3讨论

ALS患者肺功能下降可能的机制为:支配呼吸肌的上下神经元的广泛变性。由于支配呼吸肌的神经元进行性减少,呼吸肌出现失神经性肌萎缩,呼吸肌力无力导致一系列功能改变。疾病早期,ALS患者的吸入气量不足、肺泡灌注不足出现不足出现肺不张,出现肺顺应性降低,呼吸肌必须做更多的运动才能克服这些改变,易引发呼吸肌疲劳。当呼吸肌进一步萎缩和无力,同时出现延髓性麻痹引起呛咳和误吸,咳嗽无力而不能清除异物或分泌物时,易导致肺部感染,进一步加重呼吸阻力,上述两个方面病变引发呼吸衰竭[5]。

Ringel等对ALS的自然病程进行大样本研究显示,证实肺功能下降能预示患者的预后差[6]。肺活量是深呼吸的气量,与呼吸的速度无关,是静态的呼吸幅度指标,是判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得主要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是常用的判断气道有无阻塞的指标。最大通气量是单位时间内以极大的呼吸幅度和速度完成的,属于动态指标。最大通气量和用力肺活量的影响因素为:①胸廓的完整和呼吸肌功能的健全,②气管-支气管的通畅,③肺组织的健全和正常的弹性。最大吸气口腔压反应呼吸肌综合吸气力量;最大呼气口腔压反映呼吸肌的综合呼气力量[7]。本研究显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肺功能下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嗅鞘细胞移植后近期内可使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肺活量、最大呼气口腔压、最大吸气口腔压得以显著提高。但最大通气量和用力肺活量的提高无统计学差异。从而说明静态呼吸幅度、呼吸肌的力量在术后得到了提高,但最大通气量和用力肺活量的提高可能尚需更多病例的积累经验以说明。

术后肺功能提高的可能机制为: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运动神经元可发出随意的冲动,一条路径是和脑桥、延髓的呼吸中枢相互联系、协调呼吸运动,另一条路径是直接经皮质脊髓束下行,激动脊髓内的呼吸下运动神经元,刺激呼吸肌的运动[8]。研究表明:嗅鞘细胞能分泌许多对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的营养因子;形成一个适宜轴突再生和延伸的内环境[9-11]。而嗅鞘细胞注射于双侧放射冠部位,可能对存活的皮质神经元及轴突有保护作用[4]。因此,呼吸肌的呼气和吸气力量增强。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值得深研究。

4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可使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近期内肺功能提高,但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移植后长期患者的肺功能如何变化,是否因肺功能提高而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均尚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黄红云.嗅鞘细胞移植.科学出版社,2007:188

[2]黄红云,王红美,顾征,等.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初步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40-2441

[3]HuangHY,ChenL,WangHM,etal.Short-termeffectof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transplantationontheimprovementofneurologicalfunctionsinpatientswithchronicspinalcordinjury[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on.2006,10(13):190-192

[4]HuangHY,TanK,ChenL,etal.MRSpectroscopyEvaluationandShort-termOutcomeof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Transplantationin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Patients[J].ChineseJReparativeandReconstructiveSurgery,2007,21(1):52-57

[5]李荧,黄红云,顾征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肺功能测定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9):1592

[6]RingelSP,MurphyJR,AldersonMK,etal.Thenaturalhistoryof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Neurology,1993,43:1316

[7]朱蕾,刘又宁,于润江.临床肺功能.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

[8]丁东杰.呼吸中枢和呼吸调节[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9):527-529

[9]RaismanG,LiY.Repairofneuralpathwaysby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NatRevNeurosci.2007,8(4):312-319

[10]LipsonAC,WidenfalkJ,LindqvistE,etal.Neurotrophicpropertiesofolfactoryensheathingglia[J].ExperimentalNeurology,2003,180(2):167-171

[11]RuitenbergMJ,VukovicJ,SarichJ,BusfieldSJ,PlantGW.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characteristics,geneticengineering,andtherapeuticpotential.JNeurotrauma.2006,3(3-4):46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