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李光军陈海礁(武汉体育学院信息技术系430079)

【关键词】CAI;多媒体课件;网球【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1-0139-02在传统的网球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时常也借助黑板、挂图、幻灯投影、音像资料等媒体向学生传授网球的基本技术。教师在采用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技术课教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使用的媒体设备繁多,媒体间分散而独立,操作也不方便且费时,在课堂上应用时,不能形成整体效果的优势:其次,在传输信息上这些媒体是单向给予式的,很难真正在教学中体现现代学习理论思想;再加上教学内容的增加,而教学时间相对减少以及场地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技术教学的知识涵盖量及教学直观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通过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已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所以导致网球技术课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1.开发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

1.1实际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网球教学经常面临由于天气、场地受限等事件引起网球室外教学停止的尴尬局面,以一种多媒体教育手段来解决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中强大的交互性一方面帮助教师省去大部分语言、动作的教学活动,节省了时间、精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针对性的找到自己不足,进行有目的学习。再次,多媒体人性化用户界面、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文本、声音等等,更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系列特点,为多媒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及必要性。

1.2在网球基础技术教学中开发底线抽击上旋球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网球教学是体育类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类院校网球类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但网球教学类多媒体课件却并不丰富;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并完成网球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促进网球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而在网球教学或网球比赛技术运用中,正、反抽击技术仍然是最基础、使用次数最多、重复次数最多的技术,其对多媒体网球教学最具代表性。所以加强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对网球多媒体教学,普及意义重大。因此,选择此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2.1科学性原则。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要正确的反映网球技术动作的特点,选用的素材既要生动有趣,又不能违背网球教学的基本原理;既要内容正确,又要符合客观实际,各种技术动作必须规范、准确、合理;各种声音、图片、文字、录象等要融为一体,具体生动、直观、动态的特点。

2.2可操作性原则。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时主要由教师进行操作。为了方便学生使用课件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在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件的可操作性、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在课件的设计中,尽量增大课件操作的透明度,设置各种导航标志和全程跳转定位内容的索引,使课件的操作者能够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能够很快掌握课件的使用,通过一个鼠标就能方便的通过功能菜单、导航标志进行课件课件的制作,方便学生轻松的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上而不是在对课件的操作上,避免注意力的分散和思维的停顿,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3开放性原则。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完成后,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更改、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教学的需要和教学实际对课件的内容进行更改、替换、更新。因为网球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交流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的反馈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出真正适合自己所教授班级实际情况的多媒体CAI课件。

3.网球底线抽击上旋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

3.1课件内容的设计。在课件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根据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家王耀明教授的指导,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尤其是网球正手抽击球教学领域的资料、图象、视频进行了大量的收集与参考。确定了课件的基本内容框架。如系统结构图1所示。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要求,不同的内容框架选用不同的媒体内容,例如在技术讲解中主要以视频、文字、解说音频、和图片内容为主,在专家指导和实战演示主要以视频为主。在每个教学内容中通过采用多种合理的媒体内容来强化多媒体CAI课件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