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作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歌唱作用浅析

曹凤

关键词:唱歌作用娱乐治疗教育

唱歌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斗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基本上达到了“生活音乐化”的水准。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喜爱与依赖。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唱歌具有某些作用,它虽不能立竿见影,但确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归纳起来,声乐艺术有娱乐、治疗、教育等三大作用。

一歌唱的娱乐作用

声乐最大的作用是娱乐作用。“对凡人来说,最快乐的事就是唱歌。”(缪苏斯语)。歌唱的娱乐作用是以审美情感为依据,以内在律动为动力的。抒情歌、爱情歌动人情怀,小夜曲、摇篮曲催人安睡,它都说明歌唱不仅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能激起人的快感,类似甘甜的果露和美味的佳肴,引起听觉、视觉、味觉、感觉等生理器官的快感,使人大脑轻松、精神愉快,以满足人的生活情感及精神食粮的需要。如秦娥的歌声余音绕粱,三日不绝;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都说明了这一点。真是“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简子•乐论》)

二歌唱的治疗作用

唱歌或听歌,能调节情绪,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娱乐消遣,这不仅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听之,可以顿释烦闷,和悦性情,通畅血气……”(《太和正音谱》),起到某种防病治病、增强健康的良好作用。所以,声乐最有益的作用是治疗作用。这种作用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精神治疗。因为,在各种情绪状态下,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神经系统,可以引起身体各器官广泛明显的变化。这就是精神因素可以致病的生理基础。与此同时,现代医科学的研究,还证实了心理因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唱歌或听音乐正是因为刺激了某些神经,激发某种情绪,起到防治作用。这就是新兴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

经常唱歌还可以锻炼胸膜等呼吸肌群,加强内脏的运动及功能,改善人的脾气和情绪、性欲,恢复内心能力的平衡与谐和,恢复体力、脑力劳动的疲倦。当然,在进行这种积极的音乐防治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有规律地学习和工作,将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音乐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如果歌曲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情绪、心境不吻合,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是因为声音的频率高低不一,振动节律不齐,就会变成难听的噪音,而且它将刺激人们心脏的正常跳动,引起情绪的躁动不安。长期听噪声音乐,也会使人感到精神紧张、烦恼、疲倦、睡眠不佳、心跳过速。例如,常听摇摆音乐和高强音进行曲,易患心跳过速等心脏病或精神分裂症。相反,若癖爱慢节奏、软旋律的音乐、催眠歌和气(柔)声唱法,也同样使人精神萎糜,心率衰退,甚至患忧郁症等。另外,有高血压、肾炎、呼吸道疾病的人不益唱歌,尤其是高亢的歌。而有抑郁症的人则可以多唱轻松、欢快的歌来调节情绪,开朗心境。

三歌唱的教育作用

古今中外,不少的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都非常重视歌唱的教育作用。二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修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法则。我国春米战国时期的《乐记》在更早时期提出了音乐有教育功能的观点。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曾指出:“百册的伦理不如一曲音乐。”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也很重视军歌对士气、纪律、训练的作用,亲手写了不少的军歌、队列歌、操练歌和纪律口令歌来教育士兵。伟人毛泽东生前曾多次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来教育士兵和群众。不少教育家也提出了音乐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幼儿就是从歌唱入手进行学前教育的。如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体系”,就是以唱歌为主,使学生从中受到普遍的教育。另外,歌唱还能促进人的大脑左半球的发育、发展和工作,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它很受教育家和老师们青睐,歌唱的教育功能倍受重视。

声乐的教育作用,是以美感为吸引力,以快感为兴奋剂,以激发情感,把一定的思语言形象为依据,通过想教育意图蕴含于声乐形象之中,“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不是把它特别指出来。”(恩格斯《致敏•考茨基》)。使人们从中获得含蓄的而不是直接的教诲和知识。其认识作用小,教育作用大。因为歌曲的内容广泛,涉及到天南海北、人情世故等各个方面,通过创作、演唱、欣赏,使人从中学到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礼仪、风俗和生活等各种知识。所以,早在远古时期,许多民族就将本民族历史、文化、礼节、习俗等编成歌曲,对族民进行传统和现实的教育。如歌颂祖先和远古历史的长篇叙事民歌《盘王歌》,介绍民族风俗的《伴嫁歌》及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认识了解自然节气的《十二月花开》,歌唱今天美好生活的《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等。难怪古代大教育家在《孟子•尽心章句上》说:“仁言不如仁声入人深也。”

歌唱的教育作用,不是其他艺术和意识形态所能代替的。如有些法律不能制裁的假丑恶现象,歌唱则可以用它幽默、讽刺和尖刻的歌声来鞑靼,以舆论方法起到道德法庭的作用。并从描写“丑恶”的作品中,收到美的培育和教育。

参考文献::(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刘朗《声乐教学手册》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作者简介:曹凤(出生于1967年12月女)湖南常德人大学本科副教授声乐理论研究任教于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邮编:415000联系电话:1390742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