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异常463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脐带异常463例临床分析

吴青清刘新敏

吴青清刘新敏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医院产科青岛266100)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463例妊娠合并脐带异常分娩者,并与同期相同条件下妊娠分娩者600例进行对照。结果: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同期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论:脐带异常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脐带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中图分类号】R71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27-02

脐带异常是引起胎儿窘迫以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脐带血运一旦受阻,将对胎儿造成危害。同时因为脐带缠绕致脐带过短、牵拉使胎头入盆困难、衔接不当及产时下降缓慢,加之胎儿宫内窘迫,增加了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病例中共发现脐带异常病例46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间出生新生儿数1655例,其中单胎1649例、双胎6例。新生儿脐带异常的463例,占出生数的27.98%,脐带异常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43岁。其中初产妇328例(70.84%)、经产妇135例(29.16%);足月产459例,过期产4例,全部为单胎妊娠。选择同期分娩的无脐带异常6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及超声检查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羊水过少、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无差异(P>0.05)。

1.2脐带异常的诊断:脐带异常包括脐带缠绕(绕颈、肢体和绕身)、水肿、真结、扭转、过长、过短和附着异常等。脐带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诊断依据第6版《妇产科学》。

1.3方法:对住院待产病例进行B超检查,对住院分娩临产病例进行产时胎心监护,有异常时及时行阴道检查,及时发现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新生儿娩出后记录脐带异常情况:脐带长度、水肿、真结、扭转、绕颈、绕肢周数,Apgar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

2结果

2.1脐带异常分类及发生率,见表1。

2.2脐带鼻常与胎位的关系:463例脐带异常新生儿中,头位449例,点96.97%;臀位14例,占3.02%,说明脐带异常大多发生在头位妊娠。

2.3脐带异常与足月低体重的关系:463例脐带异常新生儿中,有足月低体重儿6例,占1.29%;对照组600例新生儿中,有足月低体重儿2例,占0.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脐带缠绕、扭转影响脐血循环,也影响母体对胎儿的营养输送,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出现足月低体重儿。

2.4脐带异常和分娩方式:脐带异常组463例孕妇中剖官产238例,剖宫产率51.40%;对照组600例孕妇中剖宫产17l例,剖宫产率2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脐带异常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无明确的产科剖宫产指征,孕妇因担心脐带异常分娩中胎儿缺氧要求手术者脐带异常组52例(11.23%),脐带异常组因胎儿窘迫手术者166例(35.85%),脐带异常合并其它异常分娩中手术者20例(4.32%);对照组59例(9.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脐带异常组的顺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脐带异常组胎吸25例(5.40%);对照组7例(1.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5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围产儿死亡3例,其中脐带绕颈2周死胎1例、脐带真结1例、脐带过短1例。

2.6脐带异常与B超诊断:463例脐带异常经产前B超检查发现者389例,占84.02%。其中胎儿颈部有“u”或“w”型压迹确诊脐带绕颈387例,占脐带绕颈401例诊断符合率的96.51%,另外14例为出生后确诊,脐带过长、过短等其他异常因素均无诊断报告。

2.7脐带异常对产程的影响:分析463例脐带异常,其中阴道分娩225例,与同期无脐带异常阴道分娩者300例进行产程比较。脐带异常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见表2)。

3讨论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一旦其血运受阻,将对胎儿造成危害。脐带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脐带异常可分为发育异常(如脐带过长、脐带过短、单脐动脉),机械性病变(如脐带缠绕、脐带打结、脐带扭转),脐带附着异常(如脐带帆状附着、球拍状胎盘)和产时脐带发生异常(如脐带脱垂,脐带先露)[1]。脐带异常中最常见的是脐带绕颈,而脐带绕颈中以头位妊娠脐带绕颈最常见,约占96.97%,本组脐带绕颈占脐带异常的86.60%。脐带异常的主要诊断手段为B超检查,其中以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本文463例脐带异常中,有401例脐带绕颈,其中经B超检查提示有脐带绕颈的为387例,诊断确诊率达96.51%,所以,产前B超检查诊断脐带异常尤其是脐带绕颈,临床价值很大。

3.1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与物质交换的通道,各种脐带异常都可能造成脐带血流受阻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中孕脐带缠绕、扭转影响脐血循环,也影响母体对胎儿的营养输送,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出现足月低体重儿。本组资料显示,463例脐带异常新生儿中,有足月低体重儿6例,占1.29%;对照组600例新生儿中,有足月低体重儿2例,占0.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如脐带过长致脐带绕颈或缠绕使脐带相对过短、脐带发育过短、脱垂、先露、打真结等,就会造成胎儿窘迫或胎儿急性官内缺氧导致胎死官内,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本组资料显示,463例脐带异常孕妇,在其分娩过程中有35.85%的病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有4.97%的病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围产儿死亡率3.69%,脐带异常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比同期无脐带异常组明显高,并异有显著性(P<001)。因此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危害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3.2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本组资料显示脐带异常组剖官产率51.98%,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其中孕妇因担心脐带缠绕分娩中胎儿缺氧要求行剖宫产者占11.23%,成为剖宫产增高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2]。脐带异常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1)脐带异常导致胎儿缺氧而行剖宫产术;(2)因为脐带缠绕致脐带过短、牵拉使胎头入盆困难、衔接不当及产时下降缓慢而行剖宫产术;(3)有部分孕妇因惧怕阴道试产过程中发生胎儿缺氧而要求剖宫产,从而导致脐带异常组剖宫产率升高。由于脐带缠绕、过短可以使脐带相对或绝对过短,临产后胎头未贴官颈或胎头下降延缓,引起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宫颈扩张阻滞而致产程延长。本资料显示,脐带异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产程延长,从表1看出脐带异常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

3.3脐带异常的处理:要减少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就要做到早诊断、早处理。产前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准确率高,我院诊断符合率为96.51%。凡在我院产检的孕妇指导自数胎动,于孕28周后做B超检查,若发现胎儿颈前有“U”、“W”形压迹,疑诊为脐带绕颈。孕34周后定期做B超、临产后全部行胎心监护。对已知或疑有脐带异常问题的孕妇,在产前、产时必须严密胎心监护,破膜后注意羊水性状,采用B超、胎心监护仪监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产程严密监护,利用产程图、头位分娩评分法指导分娩方式。本资料463例脐带异常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有173例,经采用合理有效的分娩方式以最快速度结束分娩,挽救了婴儿生命。

总之,对于脐带异常病例,如果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前检查以求获得早期诊断和加强产时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对脐带绕颈3周以上,产时可疑脐带异常引起异常产程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9

[2]迟淑雯.3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