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路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关于加强公路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

王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公路工程职工教育是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养建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公路管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公路管理工程企业部门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公路企业职工教育管理水平提供相应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职工教育管理

一、公路职工教育概述

1.公路职工教育的基本概念。

公路职工教育是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及相关单位为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及热情等,使其能够高效地完成公路工程建设养建管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的过程。

2.公路职工教育的基本模式。

(1)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模式是指根据职工工作岗位的需求,对职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规范其工作方式、行为。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及见效快等优点,但其往往过于关注职工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职工眼界的拓宽,不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实施。

(2)同行业培训模式。同行业培训模式是指本企业单位聘请相应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培训的模式。同行业培训模式以行业需求为立足点,能够有效解决各单位不具备培训能力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但其主要是立足于本行业,不能较好地与其他行业沟通的渠道,无法实现人力物力的效用最大化。

(3)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是对已经经过教育培训的职工再次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使其能够挖掘其自身潜力,提高专业技能、扩展相关知识,以适应企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4)社会化教育培训模式。社会化教育培训模式是指企业单位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其注重企业单位与社会间的资源互通,弥补了行业单一培训的不足,实现企业单位与社会共赢。

二、公路职工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公路工程单位管理部门没有对教育培训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导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开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部分企业部分公路管理部门在没有达到培训效果后就不再安排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因此,各级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建立符合本企业部门自身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保证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

2.对职工教育培训规划不长远。

长远的培训计划才能保证职工教育培训有序的进行,但部分企业个别单位对职工教育的培训工作由各部门独立进行,没有与人事部门进行协调,这就导致不能合理地对职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制定培训内容及培训计划,进行导致公路职工教育管理工作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3.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教育管理机制是保证职工教育工作进行首要问题,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公路管理部门存在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无培训制度、培训管理组织机构未设置以及无培训考核制度等现象的出现,这就会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顺利的开展,使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4.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时间一般为职工业余或假日时间,这样就会使得职工迫于无奈而被动进行学习,不能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热情。

5.教育管理资源与需求不统一。

目前部分企业公路管理部门在职工教育方面存在没有符合企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培训资源、缺乏专业培训人员,对职工教育培训生搬硬套,针对性较差,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陷于被动,不能满足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

6.缺乏企业单位文化的建设

企业单位文化建设是企业单位的灵魂,能使职工对企业单位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单位的良性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单位不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使得企业单位内部缺乏学习和进步的气息,进而导致职工教育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组织开展。

三、加强公路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1.正确认识职工教育培训模式。

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选择是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首要问题,应根据企业单位自身发展状况、职工专业技能、工作需求及人员数量等方面进行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选择。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和产学研结合培训模式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其主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阶段,实现企业单位职工员工从被动接受培训到主动参加团队学习的转变。

2.对职工教育培训进行长远的规划。

长远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对职工教育管理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职工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组织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制定时应结合企业单位及职工的实际工作需要,以提高职工专业技能为基本出发点,实现企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高效进行。

3.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

(1)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针对公路工程系统参与人员众多、地域分布较广等特点,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力度,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小组,对职工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安排及其他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检查,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职工教育管理工作。

(2)完善职工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应根据企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的情况建立教育培训考核责任制度,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及培训考核成绩进行登记、量化,计入职工人事档案,同时应将员工职工的培训考核成绩与薪资及晋升进行挂钩,保证职工教育培训的目的性得以实现,进而促进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3)完善职工教育管理制度。为保障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制定完善的职工教育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单位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将职工培训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个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职责,保证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整合适用教育资源。为保证职工教育工作的质量,企业单位职工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应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为企业单位职工的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环境、培训课程以及培训教材等资源,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5)构建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在进行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要以提升专业领导人才、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不断更新职工的学习理念,克服传统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的束缚,根据员工职工个人意愿及擅长领域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训体系。

(6)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培训管理工作。首先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远程培训技术对培训过程中员工职工所提出的比较前沿的技术问题向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其次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职工考核过程中的错误高发部分进行统计,分析问题发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最后,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单位远程课程的建立,降低因地域问题而造成的职工培训困难等问题,提高职工培训的覆盖面。

(7)重视企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企业单位文化一般包括企业单位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建设发展能够使公路工程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员工从行为、物质向精神的层面上进行发展,进而增强职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提高领导对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所以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单位文化的构建及影响研究,以提高资格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

本文首先对职工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模式进行了阐述,为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单位在职工管理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在公路企业管理部门职工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白永红中国职业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