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患者电话随访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肾移植术后患者电话随访的效果分析

王春兰李琴王伟夏立

王春兰李琴王伟夏立(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510317)

【摘要】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对出院后保健知识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病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采用自设问卷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对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次住院率为3%,对照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能及时准确给院外病人以医学健康指导,能及时发现早期并发症,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指导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健康的临床病症,而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异体肾脏移植后,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药物,以及有效的术后随访,如果应用不当,可导致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甚至使移植肾失去功能。而术后有效的电话随访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发现异常问题,准确给予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和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避免出现并发症。2010年3月~2012年3月对8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了定期电话随访,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病人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6-70岁,病程0.5~20年,治愈出院75例,好转出院5例。家庭经济状况较好52例,中等22例,差为6例。

2、方法

2.1随访人员选拔从事专科的高年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组成随访护理小组。在掌握综合医学护理学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背景文化心态及生活习惯。并要增强健康教育观念,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严格按随访计划实施,并建立健康档案。

2.2随访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肾移植术后病人随访表进行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体重、尿量、体温、血压、移植肾情况、并发症及药物毒性、免疫抑制剂服用情况、饮食、睡眠、活动和运动情况、有无水肿、咳嗽、胸闷等情况、对本病的态度及心理状况等。医学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服药指导、术后观察指导、预防感染指导、自我监测及生活指导。

2.3随访方法

2.3.1电话随访病人出院后随访小组人员通过电话对病人或家属进行电话询问,如当天未取得联系则第2天随访小组再次打电话联系,按表格要求询问,填写有关内容。

2.3.2门诊随访病人出院瞩其定期返回医院随访,并按表格要求填写有关内容。所有病人出院后1~3个月每周随访1次,3~6个月内两周随访1次,6个月~12个月1个月随访1次,1年后3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予以医学健康指导,如有不适随时返院复诊治疗。

2.4分组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为各40例,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门诊随访,定期电话随访,就是包括护士主动给患者打电话和让患者主动来电咨询,对照组做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

2.5评价与统计学处理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是否正确用药、能否合理饮食、是否参加身体锻炼、患者一年内是否再次住院。备选答案为“是”或“否”,每位患者出院前和开展电话随访1年后,向患者发放自设问卷调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检验。

3、结果

出院前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电话随访1040例/次,其中患者电话咨询360例/次,指导正确用药92例/次,指导饮食330例/次,指导身体锻炼220例/次,预约复诊38例/次。1年后两组共发出调查表80份,回收80份,有效回收率100%。1年后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1年内患者复诊率和再次住院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4、讨论

4.1电话随访对肾移植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肾移植术后病人服用的免疫抑制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调整,移植医学工作者应对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帮助病人调整用药,并了解病人及移植肾的状况,及时发现排异反应及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等,从而尽早予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或发生严重后果。如果随访方法不当,不能及时提供医学信息,也会延误病人的病情,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表1、表2结果显示,电话随访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门诊随访组(P<0.05)。电话随访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时提供医学健康指导,避免发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4.2正确的电话随访可促进肾移植术后病人的心理健康病人出院后将面临许多问题,如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副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引起感染等现象,由于药物的应用而改变体形、家庭关系、社交等问题,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使病人出院焦虑、抑郁、厌世、烦闷等情绪[1-2],甚至放弃治疗,从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积极向上和乐观豁达的态度能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肾移植术后康复期病人仍需要心理指导[3-4],研究人员按计划进行电话随访,与病人进行单独交谈,能及时了解病人出院后康复程度,了解期心理状态和需求,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4.3电话随访可提高肾移植术病人的依从性肾移植术后病人应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依从性最好,其次是随访依从性,再次为良好生活习惯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最差[5]。所以,病人出院后一般都会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而自我监测尿量、体温、血压及体重等指标的依从性最差,病人不懂得各项指标的变化,尤其是体重的变化对肾移植病人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常规应用的环孢素、普乐可复都是根据病人体重用药的。所以,随着体重的增减,药物剂量也要及时进行增减,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应定期电话随访,及时监督病人自我监测各项指标,提高病人自我监测依从性,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并发症。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4.4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是肾移植术病人有效手段。在国外发达国家利用Intenet网络进行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健康教育已屡见不鲜。这种特有的护理服务方式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颖实用性,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开展电话随访,快捷方便,很多病人渴望在家中得到护理知识。表1显示,1年后观察组家属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这种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出互换之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不仅有利于病人医学知识的了解,还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电话随访工作的开展,是适应新世纪健康保健教育理念的新形式,必将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和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韩明芳。支气管哮喘儿童施行健康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J]。南方护理学报。2006,13(9):64-65

[2]朱瑞英。肾移植术后病人随访的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1):38-39

[3]原华丽,肾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6):466-467

[4]罗艳华,何仲。肾移植术后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A):19。

[5]唐小妮,薛武军,顾炜,肾移植术后病人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9-21

[6]王玉梅,杨泵,荆州市级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现状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