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舞蹈和流行舞蹈结合发展的可行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艺术舞蹈和流行舞蹈结合发展的可行性

赵天羽

赵天羽

南京农业大学

摘要:舞蹈在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流行舞蹈则在大众之中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尤其对年轻人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应该对流行舞蹈采取重视的态度。为了促进舞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让研究如何让艺术舞蹈进步的同时,结合流行舞蹈的优势,让两者形成联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艺术舞蹈;流行舞蹈;可行性

当前,社会稳步向前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发生改变。艺术舞蹈偏向于表达人生哲理,艺术性较强,因而其含义较难领略,造成大众对其接受度不高。而流行舞蹈则自由活泼,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因而广受欢迎。尤其是当前社会形势变化较大,艺术舞蹈越来越远离大众视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促使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之间产生联接,让流行舞蹈可以带动艺术舞蹈走进大众的生活。

一、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特点

流行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娱性较强,属于浅层审美意识的载体,表现方式的限制较少,能够起到娱乐休闲的效果。主要包括拉丁舞、国标舞、街舞等。由于其依靠相对简单直接的方式抒发情绪,大众乐于接受,特别是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流行舞本身自由、表达方式新颖,因而在对年轻人影响巨大,会在一定时间内呈现非常受欢迎的趋势。

艺术舞蹈则侧重于通过肢体上的动作表达某种人生哲思,具有较强的深度。但正因如此,其表达方式过于深沉、含蓄,让人们觉得沉闷无趣。因而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传播与传承都受到了较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想办法让艺术舞蹈走进大众生活之中,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流行舞蹈之中借鉴经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

二、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共通点

两种舞蹈形式虽然有不同的外在特征和发展轨迹,但是同属于舞蹈艺术之中,必然存在共通之处。表现语言都依靠人体的动作;同样对人体的协调程度等方面有要求;在具体表演的时候都需要在音乐等元素的辅助下才能顺利达到效果;能够调动人们的情绪,体会到美感;加上时代的发展,人们求新求变,很多作品都会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呈现给观众。流行音乐虽然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但是编舞者想要表达一些比较深刻的思想时,流行舞很难办到,这就需要将艺术舞蹈的某些元素融入其中,如此“一深一浅”的表演形式更加具有层次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行舞的深度,让流行舞蹈的表意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

三、对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进行重新认知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生活节奏加快,文艺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再用以前的艺术观念衡量现代人的艺术思维已经难以符合现实要求。艺术舞蹈工作者应该认清流行舞蹈更受欢迎这个事实,应该认真分析艺术舞蹈远离大众的根本原因。如果艺术舞蹈仍然坚持原本的理念,而不考虑当前的现实情况,那么其发展必然阻碍重重,前景未知。要了解深入人民群众当中的艺术才是有价值的,不然孤芳自赏体现不出艺术舞蹈本身具备的功能。

而流行舞蹈行业人员也应该意识到,舞蹈本身不能仅将娱乐大众作为目标,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如此才能引导广大群众获得精神健康,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积极的帮助。因此,流行舞蹈应该具备一定的积极内涵,在娱乐性强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也不能忘记舞蹈终究属于艺术这个根本,流行舞蹈也要肩负起传递艺术的在、责任。

四、促进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实现结合发展的建议

(一)互相借鉴

流行舞具备较强的娱乐性,在有趣的动作下,能够迅速调动观看者的情绪,进而产生参与其中的意愿,这正是流行舞魅力所在。而且其紧紧跟随潮流,时刻改变形式和内容,将各种时尚元素融入其中,深深契合大众心中的追求。而且多变动人的节奏可以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一些舞蹈爱好者也可以借此实现快速交流。而艺术舞蹈主要追求艺术性,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让欣赏者产生思考,进而起到启迪人生的作用,但正因如此,能够静下心深入欣赏的人比重较小。但是,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事业向前迈进,而且人们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也持续提升,如此的情况下,非常有助于打开艺术舞蹈的群众基础。因此应该加大对艺术舞蹈的支持力度,让更多人认知艺术舞蹈。儿艺术舞蹈工作者也要专注研究流行舞的特点,将其中能够吸引大众的元素融入到艺术舞蹈之中,让艺术舞蹈的也具备一定的流行性,如此才能加快艺术舞蹈的传播速度,增大艺术舞蹈的传播范围。比如,流行舞蹈舞者可以在平时多找一些艺术舞蹈的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或者观看视频,不但要研究其动作,还要研究每个动作代表的个别含义以及这些动作结合起来的整体含义,如此就能逐渐加深对艺术舞蹈的了解,其中的一些优点就会刺激其产生灵感,将艺术舞蹈元素融入到流行舞蹈的编舞之中。

(二)改变舞蹈教学结构

通过实际调查可知,当前各类舞蹈学校传统观念仍然很重,将大部分的教学比重集中在艺术舞蹈教学之上,而流行舞蹈的教学课程非常至少,这对流行舞蹈的传播与发展非常不利。而且教育机构的教材内容中,流行舞蹈部分所占比例也十分小。面对这种状况,有关文化部门应该加强重视态度,利用行政力量实施干预,对流行舞蹈的发展开展干预。应该意识到流行舞蹈在人民群众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要正视其具备巨大影响力的事实,不能再以偏见的眼光看待流行舞。让流行舞与艺术舞蹈在舞蹈教育当中占据同等地位,这对促进两者之前的沟通融合非常重要。比如,可以在实际教学当中,让流行舞与艺术舞蹈进行定期的教学交换,流行舞蹈教师可以向学习艺术舞蹈的学生讲解流行舞蹈的知识和动作,艺术舞蹈教室也可以让流行舞学生体会到艺术舞蹈的艺术魅力,这些学生在两种舞蹈精髓的熏陶下,舞蹈知识面得到拓宽,鉴赏能力增强,有助于学校培养出两者兼备的复合型舞蹈人才,为两者的融合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升全面整体舞蹈欣赏水平

人们之所以对艺术舞蹈感到抗拒,就是因为对其了解不足。这说明艺术舞蹈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比如,可以面向社会举办舞蹈知识普及知识讲座,邀请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行业内的精英人才当主讲者,为广大群众普及舞蹈知识,让其了解两个舞蹈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尤其是艺术舞蹈群众基础薄弱,更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尽量组织浅显通俗的语言向人们讲解艺术舞蹈表达的内容以及其创作思想,让人们知晓艺术舞蹈到底在传递哪种思想,减轻人们观看艺术舞蹈时的茫然感。也可以申请有关部门将舞蹈常识写入到中小学音乐教材之中,让学生们尽早接触到各类舞蹈的知识,进而逐渐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舞蹈鉴赏能力也就逐步增强。

(四)促进两个领域之间的交往

由于两种舞蹈形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因而行业之间的交流较少,存在明显的隔阂。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该促进两个领域人才的交流,彼此之间表达对对方舞蹈的看法,互相交换意见,如此双方都可以重新对各自的舞蹈类型产生新的认知。也可以现场互相实际表演,让对方观看之后提出想法。这种在实践中进行交流的方式更有效果,能够在现场发现两者之间可以实现结合的部分,提升双方人员参与热情,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顺利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共同探讨两者结合的方向,为两者结合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总结:实际上,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之前的结合发展有众多的辅助因素,两者对舞蹈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和优势,也能给在某些方面可以实现互补,进而为结合提供了更深的可能性,研究两者的契合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舞蹈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凡.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J].群文天地.2011(10):115-116.

[2]周宏,杨萌.林怀民舞蹈语言的太极元素——以《水月》《行草》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4(05):245-246.

[3]杨德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和保护传承发展实践[J].民族艺术研究.2014(06):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