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师德促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关爱学生师德促教

韩文豪

韩文豪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265301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方方面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言正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育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把“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教师拥有良好的人品,敬业的态度,淳淳的爱心,每位教师自身应端正言行,用良好的品行来言传身教。教学中应采用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更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吸取精华,渐渐地学会做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方的举止,认真的讲课,工整的板书,作业的细致批改,能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话语,都会触动每一颗心灵。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它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和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

三、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既要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作指导,又要对学生思想发展、人格形成作指导,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家长信任的老师,学校放心的老师。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确立认真负责的态度,精心施教,爱岗敬业,最终必须落实在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上,必须体现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首先,要讲究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实际上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道德责任感。教学与育人是同步且同等的工作,教师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教风,用自身端正的品德来熏陶学生,才能把好的品质输送给下一代。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与教师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四、重视个人业务素质提高,适应现代教育发展

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唯一的传播者。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并且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发展

德育的基础应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爱岗敬业,不仅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还应表现为时时处处坚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书是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学生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