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临床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杨秋燕

杨秋燕

(解放军第175解放军部队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健康的需求愈加强烈,护理模式从传统的责任制护理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全面护理。现分析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并重是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方法和途径,以深化护理教育改革,为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37-02

1.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理论水平及道德修养,教会人们怎样做人及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使社会和谐、快速发展。护士是与特殊人群打交道的一种职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要注重对特色人才的培养,使其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有职业特色的人文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尤为必要。这是当前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护理人文素质的教育的意义

2.1促进护理教育自身发展随着现代

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的范畴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对患者身心全面护理并与预防保健结合的心理护理。护理的服务范围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扩大到社区,从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现代护理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尊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优秀的护理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有稳定的心态和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2]。这样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全面,具有高超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护理人才。

2.2满足患者的需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家剧,人们的身体,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增加。随之患者的需求也转向期望精神方面的满足。除躯体健康之外,他们要求提供改变有害健康行为和习惯的方法,得到保持心理平衡的指导,获得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以达到延年益寿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也给护士提出越来越多心理、经济、护理等问题,这就要求护生必须具备稳定的心态,良好的人文素质及广泛的人文知识,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优质的专业服务以便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3.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3.1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

在医院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以尊重、关心工作人员和病人及满足病人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倡导和推崇体现护患、医患、患际、医际及护际、医护间的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并充分利用院训、格言警句等人文熏陶;在病区悬挂精美的整体护理、温馨病房标牌,创造洋溢着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性氛围设施[1]。

3.2加强护理先进文化建设工程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是提升护理人员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文化的延伸,主要包括:意识文化,即护士在长期医院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精神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制度文化,即通过护理质量的形成,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制度。护理文化是渗透在护理活动中的灵魂,其实质是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为此,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做到语言文明、动作轻盈,要做到“五个一点”:脑子活络一点,学会与患者换位思考;开口勤一点,多与患者及其亲属交流;理由少找一点,不与患者说是非论长短;脾气要小一点,遇事要冷静不浮躁;度量要大一点,受到误解和委屈时要宽容;笑容要多一点,给患者以抚慰。只有这样,护理人员才能成为具有人文关怀思想的“白衣天使”,成为仁术、善意、爱心兼备的“爱心大使”。

3.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坚持“教育为本,常抓不懈”的方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人文内涵。医院护理部应会同教育宣传部门,着力推进护理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将护理心理学、护理交际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等融入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之中,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护理语言训练、护理礼仪培训、健康教育演练等等。经常开展以培育和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文艺节目等活动,举办宣传网站,开办美学知识讲座等,使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4加强亲情服务

这一“亲情服务”的理念是:“视一切患者为自己的亲人,为一切患者提供亲情服务,让一切患者感到亲情温暖。”秉持这一理念,医护人员以自己精湛的医术、辛勤的汗水、温馨的微笑、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军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护理工作中开展“亲情服务”,具有恒久的魅力和独特的影响力。为了让“亲情服务”制度化、实效化,我们着力夯实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每年都有计划安排以“护理礼仪与优质服务”、“护理工作与职业道德”、“亲情服务与人文关怀”、“护理语言艺术与人际交往技巧”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礼仪示范活动,打牢了护理人员做好“亲情服务”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根基,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亲情服务”成了自觉行动。我院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开展“亲情服务”,要从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做起。

总之,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护理工作中不但培养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其爱伤观念、人文关怀理念,通过各种细节言传身教培养护士的人文素质;其次发挥了护理人际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应贯穿于对护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临床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探讨发表时间:2010-06-17.

[2]蔡敏.蔡郁.洪金兰.构建临床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2007.

作者简介:杨秋燕(1987-)女,江西省樟树市,护师,大专,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