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三生物染色体专题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高三生物染色体专题复习策略

何文彬

何文彬浙江省天台育青中学317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考试题由重在知识考查转为重在能力考查,这对高三生物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为高中一线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经验,文章以染色体专题复习为例,就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染色体

高三专题复习是广大师生从全新视角对已学知识做全面掌握及深化梳理的过程,也是构建深化知识结构和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受到广大高三师生的普遍关注。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实践积淀的基础上,笔者以浙教版教材和染色体专题复习为例,积极探索实施专题复习的教学策略,以期推动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和制定高考生物学科试卷的依据,也是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方向及内容确立的基础,教师应明晰“双纲”与教材的关系,对近年来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加以分析研究,探讨重要省市的生物高考命题情况,把握高考生物学科命题“遵纲不循本”的整体思路,在引导学生做染色体专题复习时,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引导学生熟知专题中的知识点、教育点、能力点、应用点及考查点,在提升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做到不压题、不赌题,注重专题复习的实效性。

二、将课本视为专题复习之本

自2008年8月起,浙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浙江全省范围内试用,发展至今,教材的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全面体现出来,是为高中师生普遍接受的教材。缺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生物学习就犹如缺少基石的大厦一样,难免会陷入轰然倒塌的境地,到了高三专题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需真正认识到课本是“教学之本”和“考题之源”。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课本基础知识时,采用了小组竞赛法,既有小组成员间的较量,也有小组间的较量,学生们复习课本知识的兴趣更浓。

三、制订周密的专题复习计划

一般而言,高三生物复习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分章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学科间综合与模拟测试阶段及查漏补缺阶段。笔者将每个阶段都设置了严谨的复习任务,首先是分章复习阶段,安排在9月初到12月底,以理清单元知识及夯实基础为主;其次是专题复习阶段,安排在翌年1月初到4月中旬,重在对生物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命题网络;再次是学科间综合和模拟测试阶段,安排在4月中旬到5月初,重在引导学生形成多学科、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当今高考命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最后是查漏补缺阶段,安排在5月初到高考前,重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网络及适应高考环境。如习题:已知某种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x株小麦,那么,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数量约为()。答案为0个。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这样的习题具备一定的难度,但伴随染色体专题复习的进行,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过程中,除有对专题基础知识的讲解、测试和讲评外,也穿插着与专题有关的高考试卷各种试题特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课本和参考资料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能。

四、以学案为梳理知识的引线

一般而言,学案是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科知识而编制的以学生认知水平及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案。学案被人们视为师生间展开教学活动的桥梁和媒介,可以用来作为预习指导、课堂教学及专题复习,起到导听、导读、导思、导做的积极作用。复习课具有知识容量大的特点,为了化解知识容量大和学习时间紧的矛盾,教师可以设计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的专题复习学案,为学生提供一份系统而优质的复习资料。染色体专题复习教学中多采用填空式学案、概念图式学案或表格式学案。如对专题中涉及到的概念,很多学生未能辨清其从属关系,而在概念图的启发下,能够促使学生理清专题概念,对原有知识做重新分析与评价,使模糊、零散而机械的知识体系更为清晰、系统而灵活,使学生参与专题复习的积极性更为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有关染色体专题的知识框架。

五、构建完善的专题知识网络

总体而言,染色体专题中涉及到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遗传规律、育种、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及环境污染等诸多知识,是由必修一、必修二及选修三的相关知识模块构成的,如果对上述知识做简单的归纳与分类,必将不能获得良好的专题复习效果,仍然需要教师在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相关知识构建成完善的专题知识网络,从而确保专题复习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进行“染色体变异”专题复习时,笔者有意识地构建专题知识网络,采用了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将生命规律体悟与基础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引导环节阐述如下:

1.“什么是染色体变异”的问题,从而引出与染色体专题相关的概念复习,判断染色体组数,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2.“染色体变异来源”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较少出现染色体变异现象,但当细胞受低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或化学物质诱导等因素干扰时,将会增加染色体变异的几率,在细胞融合及花药离体培养现代生物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染色体数量的定向变异。

3.“如何观察染色体变异”的问题,这涉及到与染色体变异相关的实验,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遗传病监测与预防技术与染色体变异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专题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六、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开展专题复习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高三专题复习成效。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归纳比较法。如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对比,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解。

2.示意图关联法。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可能是凌乱而分散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示意图关联法,更有益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衍射记忆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发现与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以某个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学生的思维发散过程,将各章节中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为一个知识网络,促使学生从全新视角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化、梳理与拓宽,如在实施染色体专题复习时,充分联系与染色体相关的知识,如减数分裂、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精原细胞、卵细胞、受精作用、伴性遗传、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有丝分裂等。运用衍射记忆法能将课本中较为琐碎的知识点由点到线再形成网络,最终全面巩固学生的专题知识系统。

4.讲评总结法。“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为学生提供测试的机会,促使学生总结归纳自身专题复习的不足之处,重视错题的作用,回归课本,做到查漏补缺,从失败中获得进步与提升。综上所述,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做到夯实基础和探索创新。

近年来,我国高中生物学科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更为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把握程度、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的考查,高三生物专题复习不是对所学概念、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创设复习情境,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辅助学生构建专题知识网络,探究解题规律,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高三生物染色体专题,涉及到的生物学概念众多,学生容易混淆,前后知识体系联系密切,更需要教师落实专题复习策略,从而保障专题复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国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J].考试周,2016,(70)。

[2]江钐高三复习课概念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3,(1)。

[3]曹洪恩如何教好高中生物浅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