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伏案工作者颈椎的PNF牵拉法及解剖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针对伏案工作者颈椎的PNF牵拉法及解剖现状分析

熊翠兰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伏案工作已成为现代人的工作模式,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日积月累将会导致颈椎的结构发生改变。针对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现状采取颈椎PNF牵拉,放松颈部肌肉,增强颈椎周围肌群的柔韧性、协调性,平衡前后肌群力量,会有效地缓解颈部不适状况。

关键词:伏案工作者;解剖结构;PNF牵拉法;

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职业病”的发病率已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颈椎病是长期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之一”,相关研究发现,伏案工作者累计低头工作时间的长短与颈椎病患病概率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在1998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由于腰背部疼痛和颈部疼痛而不能上班的人都是从事计算机处理业务的,同时从事技术性服务和行政工作的人大约有25000个工作日不能上班,颈部肌肉功能紊乱、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颈部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变性的患者大多是长时间伏案工作者[1]。针对降低颈椎病发病率适当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十分必要和急需的。因此,对颈椎病的防治进行研究,进而为长期伏案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是刻不容缓的。

1伏案工作者颈椎解剖情况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头部和颈椎常常处于在前屈姿势下,致使颈椎前屈肌群持续收缩而后伸肌群长时间被动拉伸得不到适当的调整,日积月累,颈部肌肉的收缩舒张功能逐渐丧失,导致肌力的减弱。同样,周围软组织也因缺少规律的紧张和舒松,出现松弛、退化、变性。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姿势下保持不动,会影响椎间盘纤维环的营养供给,从而加速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部肌力减弱,韧带松弛,椎间盘厚度减小,必然会导致颈椎节段不稳和生理曲度改变。为维持颈椎的稳定,椎体及关节突关节产生代偿性骨质增生。纤维环缺少营养而发生纤维化或断裂,并向四周膨出,使附于椎体缘的骨膜及韧带组织掀起,出血逐渐形成椎体骨赘[2]。颈部出现慢性劳损,使得关节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松弛,功能失调,消减了对颈椎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随之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发生变化,最后将导致颈椎病。

2PNF牵拉法

PNF牵拉法(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一般被译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在康复方面的文献也译为促通疗法,PNF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HermanKabat医生发明的,最初用于对各种神经肌肉瘫痪病人的治疗,被证实非常有效[3]。由于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能改善肌肉的功能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已被国外体育界所重视和采用。PNF牵拉比传统的静力性牵拉和弹性牵拉对促进柔韧性的提高更有效。

2.1牵伸内容

(1)固定-放松(HR)或收缩-放松(CR)颈伸肌HR-CR技术:受试者取仰卧位,治疗师双手放置于受试者的头后以托住整个头部,让受试者处于放松状态。嘱受试者者将头轻轻向上抬起,同时在此姿势下对抗治疗师的手部,保持这个姿势5-10s后放松。重复进行3-4次。

(2)主动肌收缩(AC)颈伸肌AC技术:如果受试者颈屈肌紧绷,受试者可以离心收缩颈椎后伸肌群进行终端范围动作,仰卧姿势下后伸颈椎;持续终端范围10s左右。经过短暂的休息时间,重复以上动作3-4次。

(3)固定-放松主动肌收缩(HR-AC):为了牵拉受试者颈椎屈曲肌,让受试者取仰卧舒适体位,然后使受试者颈椎屈曲肌群做抗阻力5-10s的等长收缩。要求受试者放松颈椎屈曲肌群,然后再主动后伸颈椎,越远越好,保持于新取得的范围数秒钟。重复以上动作3-4次。

2.2牵伸时间、频率

上述治疗一天一次,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受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做出适当的调整。

3讨论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牵伸技术整合主动肌肉收缩与牵拉运动以促进或抑制肌肉活化,并增加肌肉伸展时尽可能仍然保持放松的可能性。抑制技术的目的只是放松肌肉的收缩元素,而非缩短肌肉与周围的结缔组织[4]。PNF牵伸技术需要有正常的神经支配和自主性控制缩短肌肉或关节对侧的肌肉。因此,这些技术不能有效的运用于神经肌肉疾病或伤害造成瘫痪或痉挛的病患。此外,PNF牵拉技术更适用于肌肉痉挛限制运动时,较不适用于牵拉纤维化挛缩。有研究发现颈椎本体运动感觉对颈椎控制、姿势矫正和内外平衡维持均具有重要意义,恢复颈椎本体运动感觉和内外平衡是治疗颈椎病和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PNF技术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PNF技术通过对角螺旋模式,运用抗阻、扩散及节律逆转等方法促进颈部肌肉的抑制与放松,并增强肌群肌力以恢复颈椎内外平衡稳定和本体运动感觉[5]。

4总结

随着时代发展,“低头族”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符号,颈椎病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作为慢性病之一的颈椎病已经开始困扰人民大众。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锻炼、引导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及姿势变得至关重要。牵伸运动虽然简单,但不正确的运用可能会弊大于利。在进行PNF牵伸练习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而有规律的,最好有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和帮助牵伸。虽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技术成立所依据的神经生理学原则之功效受到怀疑,但许多研究结果显示,有多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技巧牵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弹性和关节活动度。因此,关于PNF牵伸训练的作用机制,系统规律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是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凯民,教师职业群体颈椎病成因的生物力学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69-70.

[2]孙波,长期伏案工作者人员颈椎病的运动疗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71-73.

[3]OsteringLR,Robertson,R,Hansen,R:Differentialresponseto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stretchtechnique.MedSciSportsExerc22:

106-111,1990.

[4]郑洁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中牵伸技术的应用研究.老年医学与保健,2012,16(6):388-389.

[5]王丽,PNF牵伸技术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B].医学前沿,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