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速度改变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膀胱冲洗速度改变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

金艳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51)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冲洗速度改变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膀胱冲洗速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在快速持续膀胱冲洗(160~180d/min)的基础上,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而对照组则直接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80~120d/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和引流管堵塞率(2.8%<8.5%,2.8%<11.4%)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膀胱冲洗量[(9.86±1.74)L>(14.25±3.26)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当中,膀胱冲洗速度的合理调节和控制,进而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风险,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膀胱冲洗速度;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痉挛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当中。目前在临床上,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并逐渐朝着微创治疗的方向发展。膀胱痉挛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膀胱区出现明显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了风险[1]。在行前列腺切除术的过程中,膀胱冲洗是十分关键的步骤环节,而膀胱冲洗速度是影响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冲洗时机,合理控制冲洗速度,对于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选择70例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膀胱冲洗速度改变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4.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以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7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3.2±5.2)岁;对照组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2.9±5.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在确保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行手术治疗。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后留置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2]。观察组患者于术后6h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为37℃生理盐水,需要事先经过水浴加温,然后持续、快速的进行膀胱冲洗,其特点为瞬间急流。在膀胱冲洗的过程中,初始的是冲洗速度控制在160~180d/min左右,观察引流液颜色,并根据其变化对膀胱冲洗速度进行调节。对照组则同样使用37℃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同样需要观察引流液颜色,并根据其变化对膀胱冲洗速度进行调节,但是其冲洗速度一般控制在80~120d/min左右,低于对照组。根据患者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而对膀胱冲洗频率进行调节,从术前的1次/30min,逐渐降低至1次/h,观察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为2.8%,引流管堵塞率为2.8%,膀胱冲洗量为(9.86±1.74)L;对照组患者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为8.5%,引流管堵塞率为11.4%,膀胱冲洗量为(14.25±3.26)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6.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患者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尿失禁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则会导致血尿、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膀胱结石,造成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男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3]。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为代表的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而膀胱痉挛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主要与膀胱冲洗速度改变有关。为了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需要合理调节和控制膀胱冲洗速度,采取科学的冲洗方法,其中快速持续膀胱冲洗方法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对于降低膀胱痉、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行快速持续膀胱冲洗的观察组患者,其膀胱痉挛发生率和引流管堵塞率为分别为2.8%和2.8%,明显低于行常规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的8.5%和1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膀胱冲洗量分别为(9.86±1.74)L和(14.25±3.26)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膀胱冲洗速度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调节和控制膀胱冲洗速度,采用快速持续膀胱冲洗方法,其对于预防膀胱痉挛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高扬,任峰,刘丽,等.冲洗速度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4):1+3.

[2]李顺姬.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4):780-781.

[3]郑素君,蒋亚.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02):94-96.

[4]玉芳莉.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