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瘀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炎84例临床研究

/ 2

补肾活瘀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炎84例临床研究

翁姣武秀芳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110002

【摘要】目的探究补肾活瘀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至我院接受疾病诊疗的84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者42例,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42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与80.9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补肾活瘀汤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药物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慢性肾炎;西医;补肾活瘀汤;治疗

慢性肾炎属于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肾脏系统疾病,发病早期疾病较为隐匿,当患者至医院接受诊疗时肾功能多半已经出现减退现象,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肾脏功能恶化、改善临床症状等,但是很少从全身整体出发进行临床干预,为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情见下文。

1慢性肾炎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慢性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

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至我院接受疾病诊疗的84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常规诊断显示疾病被确诊,均与《常见病临床诊治常规》中对慢性肾炎的描述相符合。

对所有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常规组患者42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3例,19例,年龄区间与平均年龄分别为20-68岁与(51.36±3.58)岁,病程区间与平均病程分别为1-16年与(6.3±2.1)年;实验组患者42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4例与18例,年龄区间与平均年龄分别为21-67岁与(52.03±3.47)岁,病程区间与平均病程分别为1-17年与(6.5±2.0)年。将常规组与实验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方案。给予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口服治疗,每次给予25mg,每日治疗2次,同时控制患者蛋白、磷的摄入量,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等。

实验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补肾活瘀汤进行治疗,药物配方包括生地黄20g,枸杞5g,生山药15g,桑寄生10g,黄精15g,葛根20g,鹿角胶15g,天麻10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5g,三七5g,熟首乌20g,黑芝麻10g,刺五加5g,熟地黄25g,山茱萸15g。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3判定标准

(1)痊愈表示24h尿蛋白微量尿蛋白排泄率恢复至正常状态,无临床症状;显效表示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下降幅度均≥40%,临床症状获得明显的改善;有效表示上述指标减少幅度在40%以下;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4)采用半定量评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分表示有症状,0分表示无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慢性肾炎患者的相关数据均代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临床症状积分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慢性肾炎属于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肾脏疾病,具有发病时间长、病理损害严重等特点,以硬化、增生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需要耗费的医疗费用较高,但是多半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人群,发病因素多种多样。有关研究显示,慢性肾炎主要是因为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于肾小球中沉积后形成,或者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于肾小球中沉积形成,并使得补体系统并激活造成损伤。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抑制细胞增殖、抑制免疫介导炎症反应、减少硬化情况等,并依照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进行治疗[2]。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炎为“水肿”、“虚劳”[3]的范畴,主要是由于肾阳不足、肾气虚弱等因素导致的一类疾病,所以主要以水肿、蛋白尿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头晕、口干、腰痛等临床症状,因此中医师认为主要治疗目的在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补肾活瘀汤进行治疗,其中熟地黄可达到益精填髓、补血滋润的效果,鹿角胶可达到益精养血、温补肝肾的效果,黄精可达到润肺、补脾、生津的效果,枸杞可达到补肝益肾的效果,桑寄生可达到补肝肾、通经络、除风湿的效果,三七可达到止血、消肿、定痛的效果,葛根可达到解表退热与生津止渴的效果,天麻可达到息风与定惊的效果,山茱萸可达到补益肝肾的效果,丹参可达到祛瘀、活血的效果,多种药方联合治疗可帮助患者补肾、活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十分显著。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瘀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86%,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另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可知,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补肾活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达到祛瘀、活血的功效,值得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晋元.补肾活瘀消白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3):275-276.

[2]晋中恒,蒋松.慢性肾炎中医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5,21(22):4117-4119.

[3]孟令栋.慢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