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液科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 2

肿瘤血液科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与体会,旨在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自2015年全年本科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在肿瘤血液科实施优质护理配套服务应用。结果: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医患、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开展优质护理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应用结果和个人体会可以得出,开展优质护理应用并且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在许多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有些大城市已跃居第1位,在许多国家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恶性肿瘤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医疗和社会的主要问题。目前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肿瘤血液科实现优质、低耗、高效、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是护理服务主要的内涵。在肿瘤血液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包括人院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患者安全管理、出院护理等十几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其效果。

【关键词】肿瘤;护理服务;心理体会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肿瘤血液科有病床70张,护士26名,年龄20~39岁,学历:中专1名(3.85%),大专21名(80.77%),本科4名(15.38%),职称:护士18名(69.23%),护师6名(23.08%),主管护师2名(7.69%)。

1.2强化业务培训

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组织护理工作者认真学习并领会卫生部以及卫生厅提出的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通知》等;组织护理人员熟悉本院患者的基本护理和服务的项目,进行专业的培训,紧紧围绕“夯实护理基础”的重点。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选出一部分优秀的骨干护士去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专业的护理与操作培训。培训、考试、操作演练三位一体,将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自身素质全面的提高。考核优秀者对全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护士进行分层次的培养,监督护士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及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各科护士在一起交流,建立良好的科室关系。

1.3优化排班

优化人力资源根据本科临床工作需要和专科特点,除组班(08:00~11:50)外,配备2个早班(07:00~11:00)早班护理人员负责床铺的整理、迁床和基本的护理,临床治疗班负责患者的临时输液及小治疗等,另外临床治疗班(08:00~11:50)负责摆临时输液、做小治疗等2个晚班(18:00~21:30)人员辅助小夜班(18:00~01:00)。夜班安排备班人员在科室值班室休息,防备抢救、紧急情况出现大小夜班由新老护士轮流交叉值班,保证晚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弹性排班,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避免出现由于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护理缺陷问题。发挥护理人员的最大潜能,保证各个时间段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精简护理文书内容

根据肿瘤专科特点,制定了各种表格,如《放疗副反应观察表》、《化疗不良反应观察表》、(PICC穿刺记录单》及《入院患者评估单》、《患者不可避免压疮评估表》、《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患者意外风险评估单》、《健康教育表》等,通过表格就可以实现有关护理文书的记录,明显的缩短记录文书的时间,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这样,护士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陪伴患者,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调节心态。

1.4实行绩效考核制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惩罚制度以护士所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护理数量、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等为依据,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考核,秉承多劳多得的薪资管理原则,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护理的工作扮率。严格执行《医院职工奖惩细则》及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一岗一薪、多劳多得的薪酬管理原则,调动各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1.5观察指标与统计方法

观察记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中存在的缺陷、护理相关并发症、医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才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得出的两组的护理效果数据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数据,可以得到缺陷率、并发症率和医患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基本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关于优质服务应用效果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说是评价医院形象的一种指标,能够指导护理工作者有效实现护理的最终目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医疗市场。肿瘤血液科的护理质量应该把患者的满意度视为不容忽视的目标,始终把患者的利益作为护理的首要任务。本院肿瘤血液科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落实查房制度、简化护理文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惩罚制度六方面,贯彻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思想。

3.1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病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体贴关心病人,对病人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同时还应熟悉病人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步或超前地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诸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以达到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的目的。在病人进行手术时、放疗或化疗前,不仅要向病人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还要向病人讲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病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

3.2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优质护理进行的前提

护理人员要随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保证各项治疗方案和疗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其癌症患者的意愿需要。根据病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布置住院的病房环境,如家庭式病房或工作式病房。让患者在身患绝症住院期间,感觉到一样可以得到工作和生活乐趣,一样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从而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产生出强烈的生存意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去战胜病魔,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之,肿瘤血液科通过合理排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护士专业技能;简化护理文书,把时间还给患者,强化护患沟通;建立完善护理绩效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晶晶.PICC在肿瘤血液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5,16:139.

[2]廖春红,彭风云,林文霞,吴萌芽.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3,01:124-126.

[3]王云英,王智明.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16:2491-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