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市政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分析

申强

身份证:51070219710925XXXX

摘要:本文章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在市政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同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进一步的控制这些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配合比例;水泥;防治的措施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变多的是大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同时这些工程的规模也在进一步的壮大。在这其中,常见的承重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混凝土的材料属性非常脆,不同程度的裂缝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发生。因为混凝土的体积非常大,如果温差一旦过大,那么裂缝就更加容易产生,质量隐患更容易出现。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危害程度以及分类

根据出现裂缝的深度的不同,可以将大体积的混凝土分为三类:深层裂缝、贯穿裂缝以及表面裂缝。

1、深层裂缝指的是裂缝的部位跟结构断面切断了,结构的耐久性因此而出现一定的危险。

2、贯穿裂缝指的是刚开始为表面裂缝,但是因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而成为深层裂缝,最终发展成了贯穿裂缝,它对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的破坏非常严重。

3、因为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了表面裂缝,这种裂缝的危害性不大,但是却能够毁坏建筑物的形象。

二、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一)设计方面的原因

1.由于在设计中,断面突然发生突变,导致应力集中,最终导致了构建裂缝的产生。

2.在设计时,因为预应力的施加不得当,导致了构建裂缝的产生。

3.在设计时,因为配置的过粗或者过少,最终导致了构建的裂缝。

4.在设计时,混凝土构建的收缩变形问题没有被充分的考虑到。

5.在设计时,混凝土等级的使用过高,水泥量的使用过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影响非常严重。

(二)材料方面的原因

1含泥量在粗细集料里过大,混凝土的收缩因此增大。使用合适的间断级配或者使用质量不好的集料颗粒,都可能令混凝土收缩变大,最终会产生裂缝。

2.针片的含量越大,骨科粒径越细,呢么混凝土每一方的用水量以及用灰量就会变多,最终会导致收缩量变大。

3混凝土的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的掺量以及选择的不合适,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

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水泥的等级的因素:水泥的细度越细、等级越高,那么对开裂的影响就会更大。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那么就越容易开裂。

(三)混凝土得到配合比设计方面的原因

1.再设计时,水泥的品种或者等级的选择不合适。

2.在进行配合时,水胶的比例过大。

3.水泥的用量以及用水量都过大,导致了坍落度以及体积都更大,最终导致了收缩的程度也越大。

(四)现场以及施工养护方面的原因

1.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时,由于插入不当或者振捣不合适,过振或者漏振等现象出现,那么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密实性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裂缝可能会因此而产生。

2.在高空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由于烈日的暴晒、风速太大,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对于体积大的混凝土工程来说,如果抹面不够充足,那么收缩裂缝就非常容易出现。

4.在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时,如果对于水化的计算不够准确、现场混凝土的保温以及降温工作不够充分,那么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就很容易发生,最后会使得温度裂缝产生。

5.现场的养护做的不够好,收缩裂缝也会因此产生。

三、如何处理混凝土的裂缝

(一)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如何预防混凝土温度的裂缝

在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以后,大量的水热化会在硬化的过程中出现,除此之外,体积比较大的是混凝土的本身,大量的水热化在混凝土的内部聚集,很难散发开来,内部的温度因此而上升的极快,散热比较快的是混凝土的表面,这样内外的温差就会因此形成,温差出现就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也会出现,一旦抗拉强度无法满足拉应力的强度,那么裂缝一定会在混凝土的表面发生。如果想预防温度裂缝的出现,首先要选用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例如矿渣水泥或者煤灰水泥;其次,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一般来讲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不能大于0.5;再次,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热化;另外,使用新技术或者新设备,改进混凝土的搅拌工艺;之后,加入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既要降低水热化,又要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这样来把拌合物的流动性跟保水性改善;然后,应当合理的安排施工的工序,浇筑时要分块分层,这要才能使散热更充分;如果说混凝土的体积过大,冷却管道要在其内部设置号,利用冷水或者冷气来进行冷却,以此来把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的温差缩小;同时,温度的监管工作要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要做好;最后,必须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结束浇筑之后,草帘或者麻片要及时的在上面覆盖,洒水养护必须重视,养护的时间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控制好。

(二)如何修补已经形成的裂缝

对于市政是工程产生的混凝土的裂缝,不仅仅要对其进行修补与治理,也应当充分的进行预防,这样才能避免质量上出现更大的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根据裂缝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深度裂缝、贯穿裂缝以及表面裂缝这几种,对于这几种裂缝,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和治理。对于表面裂缝,应当对其进行涂层封闭的处理,对于细微的网状裂纹或者细微的裂缝,可以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处理,让其利用毛细的作用,对修补浆液进行慢慢的吸收,最终达到封闭的目的。对于深度裂缝来说,应当对其使用灌浆的处理方法,把提前配置好的修补液,通过高压设备,将其注入到裂缝里,裂缝因为有了新的浆液进入,进而产生强度,最后裂缝因此闭合。要想处理贯穿裂缝,应当先把大的裂缝封堵好,清理好里面的杂志,进行填充合封堵时,应当用高强度的水泥砂浆。

(三)混凝土浇筑时的控制工作应当做好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前,混凝土浇筑的数量、裂缝容易发生的地方,该地方跟施工的裂缝的距离、混凝土的振捣方式、运输的距离等都应当非常的明确,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调配,合理的规划与统筹,对于因混凝土的供给不及时或者等待的时间太长等人为的因素而使得工程出现裂缝的问题发生。在完成浇筑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骨料开始沉降,因为上层的混凝土的骨料的含量不高,同时泌水性在混凝土身上本来就存在,这样收缩裂缝很容易在表层出现,所以说在终凝混凝土之前,二次抹压处理一定要进行。在楼层建筑里,在完成混凝土浇筑的24小时之内,因为施工材料的吊卸儿对结构所造成的震动的影响应该避免,小型施工材料的分批吊运应当在终凝之后进行,在吊卸的时候,必须轻放轻卸,集中放置的情况一定要避免,楼面的模板或者楼层的墙板的支模施工应当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之后再进行。想要减少楼板上出现的裂缝,脚手板或者木模板可以在混凝土材料的表面铺设,这样集中应力可以被分散,混凝土材料刚度、抗冲击振动能力以及减少弹性形变的能力都应当被增强。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主要的工程材料便是混凝土,由于它的原料的来源比较广泛生产的工艺也不是非常复杂,价格低廉,负载较大、抗压性较好,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市政项目里。为了保证市政工程中各个项目的进行,各个单位都应当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在市政工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修补的措施,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与处理;同时相应的解决方案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避免工程出现裂缝问题,使市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小刚.浅谈混凝土工程中的温度裂缝的成因以及防治的措施[J].科技视界,2014,02:343-345.

[2]梁宏.浅谈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以及防治的措施[J].江西建材世界,2016,02:57-61.

[3]孙玉.浅谈大体积的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与施工的措施[J].民营科技,2014,01:155.

[4]张坤.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J].创新与科技,2014,0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