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科技小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杨桂星

(景森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基于管理学、规划学,进行跨学科研究,选取云南省某市的科技创新特色小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建设构架;将总结得出的技术理论用于指导该地区传统小城镇转型成为现代科技小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科技创新;建设构架;

1引言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便以建立特色小镇为主,与此同时,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的有效举措之一就是建设特色小城镇。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便以此作为途径,特色小城镇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实现现代化,必先进行城镇化,近些年,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都以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突破口;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以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各个领域都在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城镇化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在世界上都已是共识。在未来可以如何抢占小城镇经济科技发展先机,让科技创新成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推手,促进特色小镇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2科技小镇概况

与大城市相较而言,云南某科技小镇拥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空气、水质、绿化等远优于大城市,这种环境资源更利于引进高端人才;特色小镇规划区在市区南面,城南作为主要开拓区域,城山和塔山位于东西两侧,周边拥有极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在规划区内,土地类型以耕地、空地、村庄用地为主,水系较为丰富,规划范围面积约4.7平方公里。

2.1科技小镇发展目标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及该地区规划要求,结合当前现状、发展态势来看,将本次规划区的发展目标确定如下:(1)建设国际化活力小城镇;这种城镇不同于大都市,其城市空间集中度不高,但是自然资源具有独特性、城市配套趋于国际化、城镇联通赶超大都市,可以让国际高端人才拥有入驻欲望,建立起国际化小镇,打造国际化文化交融圈,营造开放、融合、具有高度活力的小镇氛围。(2)建设集高端产业创新小城镇。充分利用此次经济提质转型的机遇,依托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充分引入国际国内创新型人才,通过新产业、新技术、新思想的应用,让传统小镇转变成为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小镇。(3)一建设融合周围环境的小城镇。规划区内的自然资源都要尽最大努力保留下来,打造一个契合自然风貌、亲近自然环境、可激发创新灵感的现代化小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减少城镇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4)建设高品质空间体验小城镇。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打造原则,建设步行空间,实现人与人的互动,营造出共享空间,让小镇更具人文气息,使人有归属感、生活感、宜居感、宜业感、宜游感。

3科技小镇规划原则

3.1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原则

充分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依托小镇现有的大地景观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利用科学技术,植入城市工程,全面改变城市格局。

3.2人本尺度,城市主义原则

地块划分要以功能特性为参考,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小街区开发要保证环境宜人、步行友好,建设便利化、符合化小镇,打造具有场所感、社区感的聚居地。

3.3集约用地,价值最大原则

以优良的环境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滨水高价值土地资源,建设高品质开放空间格局,提升小镇价值功能。但是,土地价值的充分发挥要依靠高附加值、混合高效的用地功能来体现,构筑带状地块,发挥城市发展效应。

3.4创新务实,整体设计原则

有机融合城市规划及多种规划,对顶层设计与操作实施层面的对接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善的规划设计,以指导小镇开发。利用双向并举的开发模式。从整体上指导这一传统小镇向现代化城镇转变。在开发时,要充分贯彻整体设计原则。

4科技小镇特色营造

4.1主导产业

在这个小镇,其主导产业类型颇多,大致可概括如下: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产业、地理信息软件开发产业、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其创新体制、软件研发都要以产学一体化为主,基于小镇,建立起辐射全国的地理信息软件品牌;就项目招商而言,鼓励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进入小镇,打造以科技为核心的小镇芯片交易中心;国家遥感中心东南分中心的筹建,可以全面提升该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水平。创新设计中心及航空娱乐项目基地的建设,需要以地理信息元素为核心,以助推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科技小镇论坛永久会址的建设,可以促进商务会展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地建立相关实验室了科研室,有利于吸收国际国内高端人才、专家学者入驻小镇。展开技术研发合作;此外,科技创新平台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地理信息技术标准化创新工程建设力度。全面贯彻专业人才机制,积极与各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力量。

4.2空间构思

以小镇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找出最为合适的发展趋向,打造东西走向的小镇生态长廊,利用生态游憩本底将城市多元化功能串联起来。传统小镇的南北发展轴线不可撤销,应当予以延续,城南城市轴线用小镇核心及中央公园进行定义,渗透于小镇内部的蓝绿网络系统应为东西走向,以便滋养整个小镇。开发应以运用绿色技术来打造公共空间的组团式开发为主,将“绿色-科创”这一主题凸显出来,以“创新-创意-创业”天堂的理念来使用生态资源、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尽可能吸引高科技人才,在处理好生活与工作关系的同时,兼顾学习、娱乐、休闲。小镇规划如下图(图1)所示,以“一心、一轴、一带、多组团”为核心;其中,一心:一个活力中心,即以中央公园、中央水体为核心打造的活力中心,作为整个小城镇的副中心,既集中展示了小镇生态理念,又充分体现小镇产业高地的作用;一轴:南北走向的城市功能主轴;一带:串联起高科技生态走廊、小镇生态环境、产业组团的滨水空间带;多组团:以居住组团,产业组团,环湖经济组团,商务办公组团为核心的多组团模式。整体风貌共分6个区域:竹林创意园、生态绿色人居、现代绿色人居、活力核心区、生态科创园、滨水信息园等。

图1建设框架的重点与主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型特色小镇建设应解决如下问题:①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要综合考虑品质生活、景观风貌、建筑形式等各个方面的需要;②人才建设要吸引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③产业生态圈的构筑需要在充分挖掘当前产业潜力的同时,注入新型战略产业。以“科创绿谷”为核心,布局好各个产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产业集聚地。科技型小镇模式建设需要参考结构、布局、功能、交通等各个层面的需要;功能复合,园镇和谐,倡导尺度适宜和环境友好型小镇环境是建设科技型小镇的最佳参考;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有优良环境资源,对其进行充分规划,不要胡乱切割,将整体性较强的地块环境切割成非有机性的个体;充分挖掘滨水高价值土地资源,建设高品质开放空间格局,提升小镇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特色小镇孵化器[M].中国旅游出版社,林峰,2017.

[2]浙江特色小镇[M].中国计划出版社,翁建荣,2016.

[3]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社会科学.2016(03).

[4]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小城镇建设.2016(03).

[5]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李强.今日浙江.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