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3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孔文亚

孔文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进行专业护理,观察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后,临床症状痊愈的有2例,基本痊愈的有15例,症状好转的有13例。结论:专业的有效地护理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病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脑梗死;痴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33-02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是常见的老年人的一种疾病。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每天摄入的脂肪过多,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梗。多发脑梗死患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中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塞灶,病灶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痴呆发生机率的增加,主要表现在语言功能的丧失、感觉器官的失调、身体半边的瘫痪以及痴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本文就对3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专业性的护理进行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3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男性患者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62~73岁,平均年龄为65.21±0.26岁,体重为53~76Kg,平均体重为60.32±0.18Kg,经检查,3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的6例,高血糖的8例,心脏病的10例,无其他症状。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对于痴呆患者,心情的好坏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心情舒畅,和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心平气和,不能带有情绪。给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鼓励患者想象美好的事物或者事情,改善患者的思想,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交流话题,设身处地考虑患者的心理活动,如患者因为亲人的离去而悲伤多度,就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心里的引导,让患者重新体会到亲人的温暖;患者因为儿女的不孝而整天郁郁寡欢,给患者多点爱,多点耐心,劝导患者儿女可能因为家庭事业繁忙等原因不能来及时看望患者等。护理人员要切实从患者的心理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1.2.2生活护理患者的饮食起居也与病情的好坏有关,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进行专业的护理,使患者病情好转。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类、豆类以及鸡蛋等,少食含脂肪高的食物,以方便患者消化为主。患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患者的饮食应该少食多餐,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适时的调整,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将饮食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身体护理。患者日常起居生活要规律性安排,护理人员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按照作息时间表养成合理的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午睡时间在12点到13点左右,晚饭后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白天安排患者积极活动,以保证患者晚上正常的睡眠状态。护理人员对病房要进行及时的清理消毒工作,保持病房内环境的整洁和清新,使患者的心情得到良好的改善,以对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改善。

1.2.3康复护理首先对患者的记忆功能的恢复训练,运用生活中的简单的事物练习患者的最基础的记忆功能,循序渐进练习患者的记忆功能,使患者的记忆力慢慢恢复正常,其次对患者的语言功能的康复训练,从最简单的日常对话开始训练,也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给患者制定每日的语言训练,促进患者的恢复;最后对患者的肢体训练,练习患者最基础的动作,然后连贯起来进行动作的训练,每次20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同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防止患者长时间的不运动造成的肌肉瘫痪或者关节疼痛等。所有的训练都是从简单的开始,满足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康复训练。

1.2.4药物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严重程度,有的患者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药物的治疗,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药物的治疗采取的是中医结合的治疗,运用中西医的优劣势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中医治本的特性使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本质上改变患者身体的病情。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查和监测,特别是低血压的发生。

2.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后,临床症状痊愈的有2例,基本痊愈的有15例,症状好转的有13例。

3.讨论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是血管性痴呆(VaD)最常见的类型,占39.4%。由于反复发生卒中,双侧半球大脑中动脉或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区的皮质、白质或基底核区受累。导致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脑血管性病变是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基础,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和动脉硬化斑块不断脱落,引起反复多发性脑梗死,继而导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2]。发病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卒中病灶部位及大小、卒中合并失语等。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有多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病史,脑梗死局灶性定位体征,如中枢性面舌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感觉过度和尿便失禁等。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可急性起病,阶段性进展,智能损害往往呈斑片状缺损,精神活动障碍与血管病变损及脑组织的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近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表情淡漠、焦虑、少语、抑郁或欣快,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进行正常的交往,外出迷路,不认家门,穿错衣裤,最终生活不能自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患者多吃人参、枸杞子、石菖蒲、肉苁蓉、麦门冬、茯苓、远志、黄芪等保健食品,少吃动物性脂肪、糖、烟酒。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以及积极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的方法进行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以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3]。

【参考文献】

[1]刘丹.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204.

[2]刘汉梅.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3):148.

[3]黄丽鹏.35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