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

李帮华

李帮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民族中学广西乐业5332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179-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初级中学,由于留守儿童多,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抓好班风建设,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那我就首先做到这些。在上课时,从我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要求学生早七点到学校,我一定早七点到。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迟到;我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如周会、集会期间,我决不和其他教师闲聊;学校规定学生校内不得骑车,那么我就一进校门首先下车,不管他们看到与否,我也要身体力行地做到这些。其次,尊重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我认为理解是一种更重要的爱,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心灵上的沟通,就会使他们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讲的话愿意同我讲,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欢对我谈,想不通的问题愿意从我这儿找答案。我们班已形成了这样的班风,我们班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用书信的方式和我谈心。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气氛。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师爱”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和被爱是每个正常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班上一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它们往往是老师的“小助手”,因而班主任老师关爱有余,喜爱有加。而对另外一部分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则是横加指责,关心不足。久而久之,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严重的心理隔阂,会使班级工作大受影响。因此,老师就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首先,班主任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教过一个孩子,家里特别穷,和五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刚到我班时,穿着一身极不合体的衣服,并且打有补丁。同学们躲他,不愿和他交往、同坐,私下甚至说他是“脏猪”。我为了纠正同学们不良看法,特意在一周班会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拉着这个学生的手,夸他不挑吃穿,是个好孩子。事后向全班学生解释:“人人都是平等的,怎么能够因为他家穷我们就嫌弃他呢?”。

其次,这种关爱还应在细微体现。一次大扫除,一位平常成绩不好的男生在擦窗户时被划伤了手指,组长告诉我后,我立即赶到他家里问“是否严重,还疼吗?”这个孩子对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是啊,孩子对老师是多么依赖和期待。在他们需要关爱时,我们怎能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无动于衷呢?正如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

三、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四、关心学生

1、在思想上关心学生。人是意识和思维的高级动物,不管多大年龄的人,都有其特定的思想特点。人在自然轻松和无心理防备的状态下,往往在语言和行为中能表现出人的本质特点,也就是真实思想的暴露。我经常采用观察学生言行和学生交谈的方式发现他们思想意识上的不足与错误,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在某些方面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脱离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将他们送入正确认识的轨道上去,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他们各自的思想转化,为培养积极上进的思想意识奠定的基础。

2、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学生都有学习的激情,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上有好的表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中一部分人正逐渐或已经对学习丧失信心和热情。

3、在生活方面关心学生,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生存和安全是第一需要。在生活和健康方面关心学生,能让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和满足感,当第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们会安心地追求在学业等方面的进步。学生在感受到自己正处于班主任的关心之中时,会油然而生敬意与感激之情,同时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这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开展。

五、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艺术性

家长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笨,都希望孩子能认真读书,都希望老师能把自己的孩子管严一点,作为班主任要理解家长的苦心。但希望跟实际情况毕竟有距离,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孩子成绩却不好;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很听话,孩子却老是违反纪律。这些情况如何协调?首先要换位思考,这样可以避免老师对家长产生消极情绪;其次要扬长避短,肯定孩子的长处,避免家长对学校产生消极情绪。平时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句对孩子的赞美,能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在其他许多方面也都有艺术性,在许多方面我都存在诸多困惑,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